游客
题文

胡萝卜素是一种常用的食用色素,可分别从胡萝卜或产胡萝卜素的微生物菌体中提取获得,流程如下:

(1)筛选产胡萝卜素的酵母菌R时,可选用平板划线法接种。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时需先灼烧接种环,其目的是           
(2)培养酵母菌R时,培养基中的蔗糖和硝酸盐可分别为酵母菌R的生长提供          
(3)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干燥过程应控制好温度和         以防止胡萝卜素的分解;萃取液浓缩前需进行         ,其目的是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
(4)纸层析法可用于鉴定所提取的胡萝卜素。鉴定过程中需用胡萝卜素标准品作为       
(5)酵母菌R能分泌A酶和B酶两种酶,下图是某课题组对A酶和B酶的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

①分析图中的实验结果可知,本实验研究的课题是         
②图中结果显示,在40℃至60℃范围内,热稳定性较好的酶是          。高温条件下,酶容易失活,其原因是       
③制备A酶和B酶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中方法Ⅰ是      ,方法Ⅱ是透析法;分别用凝胶色谱法纯化酶的过程中,         的蛋白质会较快从层析柱中洗脱出来。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发酵与食品生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   ,乙图是甲图中  (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2)[③]的名称是_____。为神经兴奋的传导提供能量的细胞器[ ]_______。
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 。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 
(3)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  ,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变化。
(4)[①]结构的名称是____。在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该处细胞膜膜___(填内或外)为负电位。

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回答:

(1)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
(2)若⑦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对⑦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是__。
(3)若⑧表示甲状腺激素,当成年人血液中该激素浓度升高时,可能会引起物质氧化分解________,体温_______,神经系统的兴奋性_______。
(4)若⑤表示免疫球蛋白,则它是由_______细胞产生的,主要分布在_____中。
(5)若表示HIV感染人体,其主要侵染______细胞。若⑥表示某人注射的乙肝疫苗,者当乙肝病毒感染人体时,______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免疫球蛋白。

多倍体鲤鱼品质更好,产量更高。科学家培育出了几十头四倍体鲤鱼。下图是将四倍体鲤鱼迁移到一个新实验环境后其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

(1)从曲线的走势看。该种群刚迁入时,经历一个快速增长期,曲线呈现出近似的J的增长;当
种群数量越来越多,由于___________有限,曲线呈现出S增长,最后曲线呈现有规律的波动。
(2)该种群的环境容量K值应等于____________
(3)该研究基于种群数量调查的基础上。此项研究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倍体鲤鱼直接投放到自然生态系统中可能会引起__________等生态危机现象出现。
(5)科学家首先将本地一种鲫鱼投放到新实验环境中与四倍体鲤鱼一起混合养殖,并绘制出两个种群的增长速度曲线。下列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鲫鱼的数量从t3开始减少
B.t1—t3时间内,鲫鱼种群的增长曲线呈“S”型
C.t2、t4,两个种群的数最分别达到最大
D.影响鲤鱼种群在t4后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生存空间和资源等

(6)科学家既要考察多倍体鲤鱼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实际生存情况,又要注意生态安全问题,则采取的科学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多倍体鲤鱼放养的自然生态系统中,存在下列种群及相互关系,如图:
假设E种群中的能量是5.8×109KJ。A种群中的能量为4.5×107,若能量的传递速度为10%-20%,则多倍体鲤鱼种群中的能量至少是___________KJ。

兔子的毛色灰色、青色、白色、黑色、褐色等,控制毛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中,灰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青色(b1)、白色(b2)、黑色(b3)、褐色(b4)均为B基因的等位基因。
(1)已知b1、b2、b3、b4之间具有不循环而是依次的完全显隐性关系(即如果b1对b2为显性b2对b3为显性,则b1对b3,也为显性)。但具体情况未知.有人做了以下杂交实验(子代数量足够多,雌雄都有):
甲:纯种青毛兔×纯种白毛兔→F1为青毛兔
乙:纯种黑毛兔×纯种褐毛兔→F1纯种黑毛兔
丙:青毛兔×黑毛兔→?
请推测杂交组合丙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结合甲、乙的子代情况,对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做出相应的推断:
①若表现型及比例____________,则b1、b2、b3对b4为显性,b1、b2对b3为显性,b1对b2为显性(可表示为b1>b2>b3>b4,以下回答问题时,用此形式表示)。
②若青毛:黑毛:白毛大致等于2 :1 :1.则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
__________
③若黑毛:青毛:白毛大致等等于2 :1 :1,则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
__________
(2)假设b1>b2>b3>b4。若一只灰毛雄兔与群体中多只不同毛色的纯种雌兔交配,子代中灰毛兔占50%,青毛兔、白毛兔、黑毛兔和褐毛兔各占12.5%,该灰毛雄兔的基因型是_________;若有一只黑毛雄兔,多只其他各色的雌兔,如何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黑毛雄兔的基因型?(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测实验结果即可)
(3)兔群中共有100只兔子,雌雄各半。已知基因型:Bb1、Bb4、b1b3、b2b4、b3b3、b4b4、b1b2、b1b4、b2b2、b3b4各10只.该兔群自由交配。假如种群多年来没有进化。则子一代中b1b2基因型频率是____________

根据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得不同条件下放有某双子叶植物叶片的密闭装置中的CO2的变化量,结果如下表。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光照强度由5Klx增强到7Klx时,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与C5化合物合成速度依次是___________;
③当光照强度在8-10阶段中,限制光合作用的生态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
A.光照强度 B.温度 C.CO2浓度 D.叶绿素的含量
(2)将等量的衣藻和硅藻放置在相同温度相同容积的密闭水容积中分别培养。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线测量仪每隔5分钟测量一次。容积中CO2浓度,结果如图所示。

④当曲线处于交点时,A、B两植物的有机物实际合成量__________(相等、不等)。
⑤将衣藻和硅藻混合在同一恒定容积中培养。则最先灭亡的是衣藻。向混合培养液中引入一定量草履虫,草履虫对衣藻和硅菠的喜食程度相同。则衣藻灭绝的速度__________。这是因为有捕食者存在可以增加群落中__________草履虫与衣藻的关系是__________。
(3)将一棵长势良好的健壮植株在密闭玻璃罩内培养并置于室外。用CO2测量仪测量玻璃罩内CO2浓度一天的变化情况,绘成曲线如图

⑥光合作用开始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或字母附带文字);
⑦CD阶段比DE阶段线粒体中合成ATP的速度__________________;
⑧若B、E两点温度相同,则E点时光照强度____________(<、=、>)B点的光照强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