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五花肉
刘心武
一位年轻的女士来我家做客,偶然看见厨房阳台上挂着一块腊肉,先是惊叫了一声,然后便拍着巴掌大笑起:“啊呀!你吃肥肉……”她是个嫉肥如仇的人,本并不能算胖,却要每周三次去健康俱乐部花不菲的费用瘦身,这也使得她视吃肥肉为俗。她本是把我引为雅友的,忽然发现了那块腊肉,故有那样的反应。
说实在的,那块腊肉并不应以肥肉呼之,那是一块五花肉,是我的朋友老罗不远几千里,巴巴地从家乡带送给我的。那猪是他自养自宰的,卖掉了大半只的肉,剩下的都腌制成了腊肉。他给我带的那块,是精选出的,最外层的那圈肥花确实厚了一点,不过,老罗对肉的审美观与那位女客的审美观大相径庭,他正是觉得那圈肥花白亮得喜人,才特意提送我。那块五花腊肉限于自家条件的限制,腌得不是很成功,不像北京商场里售卖的那么地道。我们一家虽然都十分感激老罗的真情厚谊,却也很长时间都没有去尝它,主要是不知道究意怎么烹饪,就那么一直挂在阳台上任其风干。
年轻女士和我笑谈间,忽然瞥见楼下小花园里有个人在捡拾白色污染物,便随口建议道:“咱们城里人谁吃这个?你不如拿下去送给楼下那个捡脏的老头儿!”我朝楼下一看,只觉得仿佛有个宝贵的东西,被人轻率地弄脏了,再也不笑,闷闷地对那位女士说:“那正是老罗,这块五花肉就是他送给我的。”女士吐了一下舌头,满脸的歉意。
附近的居民,也大都称老罗为“捡脏的老头”,其实,他并非是个拾些破烂拿去卖钱的人,而是绿化队负责我们小区清洁的合同工;而且他与我同龄,逢到节庆日,也舍得花五毛钱坐到露天理发椅上修理一番门面,穿上他最好的衣服,那时他会显得红光满面,挺拔精壮,看去比我还年轻,哪儿能算老头?
我和老罗从搭话到往到成为好友,那过程大约有半年左右。我头一回去他们绿化队集体宿舍,正看见他买回一块肥膘,切碎了在伙房的大锅里炼大油。他们时兴自己做饭自己吃,伙房的场地、用具轮流使用。开头我疑惑,十好几个人,怎么轮得过?去了几次,发现他们的饭食真是非常地简单,主食往往是大家先用各自的容器装好米或干粮,在同一大锅里焖饭,副食呢,讲究时合熬一些处理贱卖的菜。像老罗,为把每月300元的工资尽量节省下汇回家里,往往就是一碗米饭,舀一勺搁好花椒盐巴的大油,就着一碗粗茶,呼噜呼噜地吃进去。我目睹时心里既有些不忍,却又很羡慕——因为他总是吃得很香;而我们,有时面对着满桌的鸡鸭鱼肉,却还总是提不起胃口。
我和老罗为什么投缘?我想我们确实有心灵上的契合点——我们都信奉以诚实的劳动去谋取自身生活的改善。我当然比老罗富裕得多。有时在邮局遇上,他把浸着汗水的钱往家里汇,我拿着汇款单兑稿费,相互就聊起各自的梦想。他想把家里的平房改建成两层小楼,我想攒足了钱买套商品房专用于写作。我告诉他干我这行有个好处,就是稿费里超过国家法定数额那部分应纳的税金,汇稿费的机构一定都会帮我代缴,拿到的都是心安理得的干净钱。他问我超过多少才需纳个人所得税?我说是一次800元,他笑了,摸着后脑勺说他怕永远难有那个财运。
但有一天老罗汗津津地找我,我以为他遭到了什么不测。听他细说,原他在清理绿地卫生时,拾到了一个公文包,马上拿去交给了派出所。那公文包是被盗后,被盗贼掏走了现金,扔在那儿的。失主虽然丢了现金,却因老罗及时上交,得以重获里面的文件、信用卡、护照和机票,而感谢得不得了,一定要奖励老罗1000元人民币;老罗执意不要,失主执意要给,最后民警也笑劝老罗收下,老罗这才收下了。但在回宿舍的路上,老罗忽然想起超过800元的部分要交税的规定,心里不安起,他找我,是诉说自己不知到哪儿如何交税的惶恐。我感动地握住老罗粗壮的上臂,一时竟说不出话。
老罗曾经跟我商量,自己收下了800元,那200元分给了宿舍里的伙伴,他说他们也该得到奖励,因为那绿地是他们共同的工作场所。这样他省得去交税,良心上也安稳,而伙伴们也皆大欢喜。
就是那以后过完春节回,老罗带一块五花肉,他从车站径直到我家,送给了我。他并没给自己带一块慢慢地用佐餐。我不能把这块五花肉还给他,更不能转送他人,我应该和家人一起,从中享受人间的一份可贵真情。谁有烹饪这种五花腊肉的绝佳方案?请快快告诉我?文中两次写到年轻女士说的话,有什么作用?
作者善于描绘性格鲜明的小人物,请结合全文分析老罗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当老罗诉说自己不知到哪儿如何交税的惶恐时,“我”被老罗感动得说不出话,看到这里,你是否也被感动了呢?请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感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兽国黄昏
【美】艾伯特•马尔兹
十三岁的查理掌心里掂着一枚手榴弹。等汽车离开,他就把那枚致命的飞弹高高地投到空中。飞弹正落在汽车顶上,爆炸开来。查理满意地笑了,又抓起雪去做第二枚手榴弹。他是个矮小结实的孩子,面色苍白。他一心盼望能买些糖吃。他有个法儿能把一块奶油糖吃上半个钟头,那就是把糖放在舌头上去舔。他还想要不是星期天就好了,因为星期天工厂都关了门,他家周围冷静得像一片墓地。
他一口气跑到家里。“妈,给我三分钱,行不行?”话里含着命令的口气,“有人掉了钱在地下道通风孔里。要是我有几块橡皮糖就能把它粘上来。”法仑太太给了他仅有的两分钱,说:“这两分钱你也得还我。”“没错。”他已经忙着找绳子去了。
“唉,真是,”他妈妈说,带着他听惯了的久经患难的哀叹声。“从前,你向爸爸或我要一分钱,我们就会给你五分钱,你要五分钱就会得到一毛钱。可现在你爸爸残废了。赚钱虽少,他已经感激不尽了。”
在公共汽车停车牌旁边,他伏在冰冷的铁格子上。水门汀的沟底上布满了垃圾、雪和一小滩一小滩的水。他开始把贴在铁格子上面的身子一寸一寸地挪动,心兴奋得乱跳,而面包房橱窗的影子也在他脑中闪动。
他看到了那枚银币。他紧闭着的嘴唇上带着微笑,他把绳头儿绕了好几道,打了个结,于是把嚼得又软又湿的橡皮糖的橡皮胶缠在结上,又把底面弄得宽宽的、平平的。然后再把橡胶放进嘴里最后湿了一下,才小心翼翼地放到沟底去。
他在聚精会神地工作。有人从他背后走过来,生得痩小,衣服破烂,约四十五岁。查理还没看见他就听见他的声音了,那人呼吸很吃力,仿佛在沉重负担下挣扎似的。查理匆匆望他一眼,又集中力量去做最困难的工作。那人默默观望了一会儿,在查理身边跪下去,用沙哑的声音说:“咦,五角钱哩?”他低头望望那摇摆在钱币上面的绳子。“那么搞太费劲,是不是?”他轻轻问道。查理没有理他。
“天这么冷,橡胶当然马上就冻硬了。”他说,“而且天渐渐黑了,你得有顺手的工具。”那人站起来往四下迅速扫了一眼,一个人都没有。他后退几步解开大衣,他上衣里有四根皮带系牢的细竿子,他熟练地把它们接上。最末一根尖端还有小小的吸盘。他走上前很利落地把竿子插入铁格子,跪下把竿子伸到沟底。“我让你看看,一个行家是怎样干的。”他若无其事地说,“另一种办法是用胶油,用胶油连镯子都能粘得上来。”“滚开!”查理用左手死拖那人的手臂。“滚开!”
那人把他挡开,一面哑声地笑,很无趣地。“有什么关系呢?反正你弄不上来。何必留给别人来捡呢?”
查理站起来,走到那人背后,照他的背心猛踢一脚。那人痛叫起来。他们之间相差三十岁,但两人都矮小、枯痩而倔强。
那人前后左右瞟了瞟那寂无行人逐渐暗下来的街道。“你以为我喜欢干这个吗?,,他突然问,“你以为我乐意和你这样一个小孩子争夺这五角钱吗?”可是一颗几乎被捏得变成冰块的雪球正打在他额上,他用一只手按住了头,又痛又气,快要哭出来。“天快黑啦。没有顺手的工具,你弄不到手,我和你平分吧。”现在那人在哀求了。
“不干!那钱是我的!”查理气得浑身发抖。
“老天爷,我总得分一些呀!”那人叫道,声音都给羞愧和痛苦弄涩了。“这就是我的职业,孩子。我一整天什么都没有找到,你一定要分点给我,说什么也得分!”
“不分!”
那人摊开了两只手。“你这孩子!”他绝望地喊道,“如果你大十岁的话,你就会明白了。你以为我喜欢干这个吗?”
查理的嘴唇绷得紧紧的,冻得青一块白一块的脸上满是怒容。“要是我大十岁的话,我就会把你的脸打扁。”
那人痛苦地弓下腰去捡起竿子。他手按着背心,脚微跛着走了开去,不禁哭了起来。
查理站在那里浑身发抖,他的脸却像石头一样亳无表情。
天已经黑了。
(有删改)
【注】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时期。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查理用含命令的口气向母亲索要三分钱,表现了查理的蛮横无理;而母亲法仑太太要求儿子归还那仅有的两分钱,则表现了家庭生活的拮据。 |
B.查理把贴在停车牌旁边冰冷的铁格子上面的身子一点点地挪动着,他看见五毛钱后心兴奋得乱跳,而面包房的面包也在诱惑着他的胃口,说明查理急于用这即将到手的五毛钱来改善家里的生活。 |
C.当约四十五岁的男人捡起竿子哭着走开时,查理站在那里浑身冷得发抖,他的脸“却像石头一样毫无表情”表明查理不想表露出胜利的喜悦。 |
D.《兽国黄昏》是一篇典型的现实主义小说,无论是其具体的情节安排,还是每一处精致的细节描写,都是真实而准确的。 |
E. 小说从小空间的铁格子四周、短时间的黄昏、极少的人物、简单的情节和穷人生活的小插曲下笔,以小见大,反映出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生活。简要分析第一自然段对查理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请分析概括文中约四十五岁的男人的形象特点。(6分)
有人说查理是被社会扭曲成的一只野兽,也有人说查理体现了男孩儿的天性。你同意哪种看法呢?请结合小说谈谈自己的认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墨西哥发现提及2012预言的玛雅文字新记录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29日消息,古玛雅人预言2012年将是世界末日,无论是考古学家还是普通公众都对这一预言予以极大关注。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的考古学家承认,他们发现了第二个提及2012年末日预言的古玛雅文字记录。这一记录是在科马卡科废墟发现的,刻在一块砖块上。
科马卡科是古玛雅人建造的砖结构寺庙之一。在此之前,考古学家只发现一件提及末日预言的古玛雅文物,即在墨西哥湾塔巴斯科的托土盖罗发现的一个刻着象形文字的石板。
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发言人阿托罗-门德兹表示,这个砖碎片很多年前就已经被人发现,一直在进行深入研究。这件文物一直保存在研究所,并未对外展出。在一些网上论坛,专家们对这个被称之为“科马卡科砖”的古玛雅人文字记录进行了讨论。
很多人仍旧怀疑科马卡科砖上的文字提到2012年12月21日或者12月23日是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玛雅铭文专家大卫- 斯图亚特表示:“一些人认为这是另一个提及2012年世界末日的文物,但我仍持怀疑态度。”砖块上的铭文记录了所谓的“历法圆”,这是日子和月份位置的一种组合,每52年重复一次。
砖块提及的日期为第13个Baktun末期。Baktun是一个大约394年的周期,13是一个重要数字,在玛雅人心目中拥有神圣地位。玛雅长计数历开始于公元前3114年,第13个Baktun大约结束于2012年12月21日。但斯图亚特表示,砖块上的日期同样与过去的一些类似日期相符。他说:“我们没有理由怀疑这是古代的另一个日期,与古典时期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有关。实际上,砖块上的第三个象形文字似乎是动词 huli,意为他/她/它来了。与托土盖罗发现的石板不同,这个砖块上没有采用将来时的记述,更多的是讲述科马卡科的历史,而不是预言未来。”
托土盖罗石板和科马卡科砖上的文字可能是在1300年前刻上去的,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有隐含意义。托土盖罗石板提到了可能发生在2012年的事情,这些事情与玛雅人心中的神秘神灵——掌握着战争和创造的Bolon Yokte有关。石板上的腐蚀痕迹和一道裂缝导致一些象形文字几乎无法辨认,最后的一段已经遭腐蚀的象形文字似乎可以解读为“他将从天而降”。
科马卡科砖刻有文字的一面朝内并且上面涂以灰泥,说明不想被人看到。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一再表示2012年12月末将是世界末日或者将发生改变世界事件的传闻不过是西方人对古玛雅历法的一种曲解。他们一再重申西方的救世主想法歪曲了玛雅等古代文明的宇宙观。研究所的专家指出,古玛雅人将时间看成一系列圆圈,有规律地开始和结束,一个圆圈的结束并不代表任何末日灾难。
鉴于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有关2012年末日灾难的流言,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将于本周在墨西哥南部的帕伦克考古遗址举行圆桌会议,邀请60名研究玛雅的专家出席。他们将在会上为消除人们对玛雅长计数历中一个时代结束和另一个时代开始的种种疑虑而展开讨论。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是考古学家还是普通民众都对玛雅人“2012世界末日”预言给予了巨大的关注,并且人们都相信这一预言的真实性,并且为之不断验证和探索。 |
B.不论是托土盖罗的象形文字石板,还是科马卡科废墟上的文字砖块,都出自墨西哥,所以墨西哥人在“古玛雅文明”以及“2012世界末日”研究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拥有最权威的研究成果。 |
C.科马卡科是墨西哥现存的最完好的古玛雅人砖结构寺庙,它出土的雕刻有古玛雅文字的砖块,为当代人研究玛雅预言和文明提供了帮助。 |
D.科马卡科废墟发现的砖块意义重大,它为我们研究玛雅文明提供了信息来源,但这不是研究玛雅文明的唯一来源。 |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国家历史研究人员承认他们已经发现科马卡科废墟砖块很多年了,之所以没有向世人公布,是因为其研究成果还不够成熟,还未获得有把握的结论。 |
B.关于玛雅人预言,人们莫衷一是,包括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大卫- 斯图亚特在内的很多人都支持“玛雅2012世界末日”的预言。 |
C.大卫- 斯图亚特对科马卡科砖块上铭文所记录的“历法圆”是非常认同的,但同时他又提到砖块上记录的时间也可能与过去某个重要的历史事件的日期有关。 |
D.斯图亚特表示:科马卡科砖块上提及的日期Baktun或许可以作为证明“世界末日论”的证据,但动词huli在暗示我们它讲述的是历史而非预言。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专家们认为,由于缺少研究资料,再加之学术思想的偏狭,西方学家对玛雅文明的研究存在着曲解。 |
B.依据石板上已几乎遭腐蚀的象形文字为“他将从天而降”的解读,我们可以判断,科马卡科砖块是在向我们讲述着一段历史往事,而不是在预言后世。 |
C.古玛雅人将时间看成有规律地开始和结束的一系列圆圈的观点可以印证砖块提及的第13个Baktun大约结束于2012年12月21日。 |
D.在帕伦克举行的会议旨在对玛雅长计数历进科学论证,将会平息互联网上对有关2012年末日灾难的流言。 |
阅读下面的调查报告,完成小题 。
是谁扼杀了员工的敬业度?(有删节)
“敬业度”即员工在情感和知识方面对企业的一种承诺和投进,影响这种承诺和投进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工作的挑战性、领导治理水平的高低、公司福利待遇的好坏、个人的职业发展机会和空间、公司对员工能力的认可程度、个人职业化程度。某网站近期针对影响员工敬业度的这六个主要因素展开了一次专项在线调查。结果如下:
1.“员工职业发展机会少”和“直接上级治理水平低”是罪魁
调查结果显示,“员工职业发展机会”和“直接上级治理水平”成为影响员工敬业程度的关键词,在参加调查投票的1382人中,有半数以上人的选择集中在了这两个因素上。
在调查结果的评论中,网友水莲居的留言有着一定的代表性:“职业发展机会应该是最重要的,年轻人究竟都会图个未来!”;网友T-L更夸大了“职业发展机会”的重要性,他以为:“只有具备职业发展机会,个人与企业才会双赢。否则,不是员工主动走,就是员工不得不走。”在参与调查的人中,有很多人是直接从事HR工作的,一位人力资源主管说:“在我所了解的情况中,直接领导的胸怀、治理方式、方法将直接影响个人和团队的长大,影响敬业程度。”
专家分析:职业发展机会是员工长期的物质与精神的需求,直接上级的治理水平决定着员工工作的人文环境,甚至决定了员工的生活质量,这两个因素是最能概括员工需求的。
2、“公司的认可度”比“福利待遇”更重要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福利待遇并非是影响员工敬业度乃至决定跳槽的最主要原因,与之相比,公司对员工的认可程度更能激发企业对于员工的向心吸引。18.16%的参与调查者以为假如公司对员工的工作能力、态度、成绩等能正确评估并给予充分的认可,则会大大调动起员工积极的工作态度。对于待遇福利,大多数人以为,这个因素固然能从一定程度上保障员工的敬业程度,但却并非是决定性因素。一位叫“我本善良”的网友留言评论说:“假如员工在公司的工作无法得到认可,那么他将无法对他的工作再感到爱好了,如此怎么谈得上敬业呢?”
3、敬业是“个人职业化程度”的基本要求
在中人网的调查及评论中,关于“个人的职业化程度”的讨论也非常热烈。六个因素中,其他因素都是从业者对企业客观环境的要求,惟有这个因素是员工对自身主体的要求。
网友hedgehog以为个人的职业化程度是其他因素产生影响的条件,他说:“敬业的工作态度是个人职业化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主观条件,是员工以后各种选择(包括职业的选择、对已供职企业的客观认知及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等)的根本性因素!”
专家分析,公司的认可程度、公司的待遇福利和工作挑战性都是通过职业发展机会的出现而得到满足,这些题目又需要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来支撑,也就是说上级的治理水平又决定着前面这些因素。
员工敬业度(Engagement)是公司治理需要认真考量的一个重要课题,员工敬业度高的企业,员工与公司恪守的价值观也是高度趋同的。基于对公司为实现其价值观所设定的目标、流程、架构和治理的认同,员工必然愿意主动自发地维系这一基础,并在这个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因此,制定公道的治理体系,才能引导和诱发员工开释出工作热情。下列表述,最准确、恰当的两项是:()()
A.这是一篇通过网络完成的调查报告。由于参与调查的都是网友而非实实在在的公司职员,所以他们的评论作为调查数据来源显得可信度不足,也影响了调查目标的明确性。 |
B.“敬业度”是一个涉及员工情感领域的相对抽象的指数,它的高低体现了员工对公司价值观的认同程度,也决定了员工在维系实现本公司价值观基础的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努力程度。 |
C.影响“敬业度”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既有员工对企业的客观要求,也包括其对自身的主观要求。 |
D.多数人认为“员工职业发展机会少”和“直接上级治理水平低”是扼杀员工敬业度的“罪魁祸首”,还有少数人认为“待遇福利”是保障员工敬业度的决定性因素。 |
E、职业发展机会的出现可以满足公司认可、待遇福利、工作挑战等方面的要求,而上级治理水平又决定着实现上述满足所需的人文环境,因此,要想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让他们在工作中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企业需要制定公道的治理体系。扼要概括此调查报告的基本情况。
这篇调查报告每一部分都是先用数据,然后引用个别人的说法,最后再引专家的评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针对这则调查报告提出的题目,你能为企业进一步提高员工的敬业度提出哪些建设性意见?请扼要陈述。
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小题。
代表
契诃夫
“嘘!……我们去门房谈,这里不方便……他会听见的……”他们进了门房。为了不让看门人马卡尔偷听告密,他们赶紧打发他去地方金库。马卡尔拿起收发簿,戴上帽子,但他没有去地方金库,而是躲在楼梯底下:他知道他们要造反……头一个发言的是卡沙洛托夫,之后是杰兹杰莫诺夫,之后是兹拉奇科夫……危险的激情一发而不可收,一张张红脸膛开始抽搐,人们捶胸顿足……
“我们生活在十九世纪下半叶,而不是鬼知道什么年代,更不是洪荒时代!”卡沙洛托夫说.“这些大腹便便的家伙过去为所欲为,现在不许这么干了!我们已经受够了!现在已经不是那种时候,他们可以……”以及诸如此类的话。
杰兹杰莫诺夫接着慷慨陈辞,内容大致相同。兹拉奇科夫甚至破口大骂……人人都在呐喊!不过话说回来,还是有人极度明智。这位有识之士做出一脸忧虑,用一块撂满鼻涕的手帕擦着脸说:
“哎,值得这样吗?唉……嗯,好吧,就算这些话都有道理,不过何苦呢?你们用什么尺度衡量人,别人也用同样的尺度衡量你们:一旦你们当了上司,别人同样会造你们的反!请相信我的话!你们只会害了自已……”
但是大家不听他的,不让他把话说完,就把他挤到房门口。看到理智不占上风,有识之士也失去了理智,自己也激动起来了。
“是时候了,现在该让他明白,我们也是人,跟他一样!”杰兹杰莫诺夫说,“我们,我要再说一遍,不是奴才,不是贱民!更不是古罗马的角斗士!我们不许有人嘲弄我们!他对我们总是你呀你的(用“您”表示尊敬,用“你”表示随便,不客气);给他行礼,他不还礼;向他报告事情.他却扭过脸去;他还骂人……如今对听差也不兴你你你的了,何况对我们这些有身份的人!这些话都该对他说!”
“前几天他冲我而来,问我:‘你那张嘴脸怎么啦?去找马卡尔,叫他拿墩布给你擦擦干净!’好个玩笑!还有一回……”
“有一回我和妻子一道走,”兹拉奇科夫抢过来说,“碰巧遇到了他。‘哎,你这厚嘴唇,他说,‘怎么老跟窑姐儿鬼混!而且在光天化日之下!’我告诉他.这是我妻子,大人……他没有道歉,只是吧嗒一下嘴唇!我妻子受到这种侮辱大哭大闹了三天。她不是窑姐儿,正相反……你们都知道……”
“总而言之,先生们,再不能这样生活下去了!要么我们,要么他,要我们和他共事是绝对不行的!要么他走,要么我们走!宁愿丢官赋闲,不可人格扫地!现在是十九世纪。谁都有自尊心!即便我是小人物,可我毕竟不是抽象的人,我有自己的性格。我不容许!就这么对他说!让我们当中去一个人告诉他:照这样下去是不行的!代表我们大家!去吧!谁去?就这么照直说!不用害怕,不会出事的!谁去?呸……见鬼……我嗓子都喊哑了……”
他们开始推选代表。经过长时间的争论争吵,他们一致公认,最聪明,最有口才,最勇敢,当推杰兹杰莫诺夫。
“去吧,谢尼亚(杰兹杰莫诺夫的小名)!别怕!就这么对他说!你什么也得不着,就这么说!你看错人了,大人,就这么说!你胡作非为!你找别人当你的奴才去吧!我们不比别人笨,大人,我们会把那些自命不凡的家伙撵走!用不着含糊其词!就这么说……走吧,谢尼亚……朋友……只是你要把头发梳一梳……就这么说……”
“我脾气急躁,先生们….恐怕会说过了头。还是兹拉奇科夫去好!”
“不,谢尼亚,你去好……兹拉奇科夫对付绵羊还行,而且还得喝醉了酒……他是糊涂虫,你呢,毕竟……去吧,亲爱的。”
杰兹杰莫诺夫梳好头发,拉平坎肩,冲着拳头咳一声,就走了……大家屏住呼吸。进了办公室之后,杰兹杰莫诺夫站在门口,手哆嗦着摸摸嘴唇:哦,该怎么开头呢?当他看到上司秃顶上那颗熟悉的黑痞时,他感到心口一阵冰凉,心脏像被带子勒紧了……背上掠过一股寒气……其实,这不算糟糕,由于不习惯准都会这样的,就是不该胆怯……鼓起勇气来!
“哎……你来干什么?”
杰兹杰莫诺夫向前迈出一步,动了动舌头,但没能吐出一个字:嘴里像塞着一团乱麻。与此同时,这位代表感到,不仅嘴里出了毛病,五脏六腑也一样……那股勇气从胸部下到腹部,在那里咕噜响一阵,又顺大腿下到脚后根,最后在靴子里卡住了……而靴子又是破的……糟糕!
“哎,你来干什么?没听见吗?”
“嗯……我,我没什么事……我只是顺便来看看。我,大人,听说……听说……”
杰兹杰莫诺夫想管住舌头,但舌头不听话,他接着往下说:
“我听说尊夫人中彩得了一辆四轮轿式马车……彩票,大人…,嗯嗯嗯……大人……”
“彩票?好……我这里只剩五张了……五张你全要?”
“不……不……不要,大人……一张……足够了……”
“五张你全要了?我问你呢!”
“好极了,大人。”
“每张六卢布……不过你么,只收五卢布……签个字吧……衷心祝你好运……”
“嘻嘻嘻……谢谢……大人……啊哈,非常愉快……”
“你走吧!”
一分钟后,杰兹杰莫诺夫已经站在门房中央,脸红得像大虾,含着眼泪向朋友们借二十五卢布。
“我给了他,诸位仁兄,二十五卢布,可那不是我的钱!这是我丈母娘要我付房租的……借给我钱吧,先生们!求求你们啦!”
“你哭什么呀?很快你就可以坐上马车出游了……”
“马车……马车……我要马车干什么?拿它吓唬人吗?我可不是神职人员!再说,要是当真中彩的话.我把马车放哪儿?我把它塞哪儿呀?”
他们谈了很久。他们谈的时候,马卡尔(他能读会写)一直在记呀记呀。记完之后,便……如此这般……这下话就长啦,先生们!不管怎么说,由此可以引出教训:别造反!
一八八三年五月二十八日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写了几个准备“造反”的人,开始义愤填膺怒斥上司,最后却又屈从上司的故事。 |
B.大家一致推选杰兹杰莫诺去理论,只是因为他最聪明,最有口才,最勇敢。 |
C.从大家的争议中可以看出,他们的确受到了上司太多不公正的甚至侮辱性的对待,所以所有的人都想参与到这场斗争中来。 |
D.杰兹杰莫诺夫推荐兹拉奇科夫去和上司斗争,因为他觉得自己脾气急躁,恐怕会说过了头。 |
E.小说语言诙谐幽默,情节生动曲折,结局尤其令人忍俊不禁,使作品的批判效果更加入骨三分。从性格的角度来看,杰兹杰莫诺夫具有怎样的弱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小说最后写杰兹杰莫诺夫买了上司的彩票,请简要说明这一情节有何作用?
小说最后写道:“由此可以引出教训:别造反!”你是否同意“别造反”的主张?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无主体熟人社会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代表着中国传统精华的乡土中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迁。由于我们尚未有现成理论和概念可以套用,造成经验描述性、总结性成果大量涌现,理论创新鲜见。仅就农民城乡流动问题而言,即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离土不离乡”、“城乡二元结构”、“新生代农民工”等话语主题。总之,有关中国农村社会问题研究所显现的特点一直是经验研究不少,而理论概括不足,直至我们在2011年第1期《读书》上读到《从熟人社会到“无主体熟人社会”》一文,才使得我们有机会看到理论苗头的出现。无主体熟人社会的提出可以说使得费老的《乡土中国》中的很多观点有了时代的呼应,让我们看到中国乡土社会在现代化中所体现的特点,
我们知道,熟人社会是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化所形成的一种很成熟的社会形态,由于现代化和都市化的作用,这个形态正在解体之中,可解体下的乡土社会有何特点呢?无主体熟人社会给了一个形态或类型上的说明。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是在一个有着自身文明、历史、思维和习性的社会中发生的。我个人一直认为传统与现代在中国社会不能做两极式的或二元对立的处理。许多学者将传统与现代对立起来,似乎要现代就不能有传统,有传统就无法现代。但中国社会从来没有呈现过这样的特征,可见解释中国的有效概念也应该是一个有张力的、交融性的概念。无主体熟人社会符合这一原理,因此它比较真实地解释了中国乡土社会的形态。
中国式的概念还有一个特点,即它们往往不是界定性的。如果套用社会学中符号互动论来讲,就是带有触发性。所谓触发性,就是我们建构一个概念不是为了对这个概念进行定义,然后将定义操作化,最后进行实证研究用。而是提出一个引导性的概念,由此引发学者们对这个概念的深度思考,并随着事物动态过程让其内涵发生一定的变化。
许多文化领域的学者都倾向把儒家思想看作中国文化的代表,它不但长久统治着中国人的灵魂,包括现代的中国人,而且具有普遍性的价值。但如果我们理解了乡土社会的特点,便可以发现儒家思想实际上具有嵌入性的特点,而其嵌入的背景条件就是熟人社会。它的运作方式是伦理规范远大于法律诉讼。费老在《乡土中国》中将其归纳为“礼制秩序”和“无讼”;梁漱溟将其归纳为“伦理本位”;钱穆将其归纳为“和合”;许烺光将其归纳为“情境中心”。既然熟人社会倾向伦理生活,自然该社会就会把人伦秩序放在首位,人的言行可以通过舆论得到纠正,面子成为人生的追求,关系成为生活的基础。而这些都是儒家思想最为关注的。可是,如果一个社会形态走向了都市生活,变成了彼此陌生的社区,走进了互不相认的市场,那么我们无论如何强调儒家思想之重要,它也只能是有劲无处使:一件件触目惊心的伤害他人事件——从个人到团伙、从组织到企业都在不停地提醒我们,这样的伦理在如今社会萎缩了,沦落了。
(选自2011年9月20日《光明日报》)下列关于原文第1自然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改革开放30多年来,乡土中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迁,但是学界对这一变迁的理论研究还不够。 |
B.“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离土不离乡”“新生代农民工”等,都是理论概括,但类似概括太少。 |
C.《从熟人社会到“无主体熟人社会”》一文,在对中国农村社会问题理论研究上可谓是先走了一步。 |
D.“无主体熟人社会”这一概念的提出,算是我们这个时代对费老《乡土中国》中的观点给予了呼应。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熟人社会是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化所形成的一种很成熟的社会形态,但是这种形态正在现代化和都市化作用下解体。 |
B.熟人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形态正在解体,而无主体熟人社会则从形态或类型上揭示了解体下的乡土社会的特点。 |
C.中国式的概念还应具有触发性,即建构一个概念就要对这个概念进行定义,使其具有操作性,为实证研究提供便利。 |
D.儒家思想和熟人社会的关系比较微妙,儒家思想嵌入熟人社会,其运作方式就是伦理规范远远大于法律诉讼。 |
根据原文,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乡土中国发生着的社会变迁,我们之所以还多是停留在经验描述性、成果总结性的水平上,是因为尚未有现成理论和概念可用。 |
B.传统与现代在中国社会从来不是二元对立,尽管也有学者误认为它们对立,所以解释中国的有效概念应是有张力、交融性的概念。 |
C.因为熟人社会会把人伦秩序放在首位,所以就倾向伦理生活,人的言行、面子、关系都能发挥其作用,这是儒家思想最为关注的。 |
D.如果一个社会走向了都市生活,变成了彼此陌生的社区,走进了互不相认的市场,那么儒家思想发挥其作用就失去应有的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