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生纱厂发展历程:1903年增纱锭4.08万枚,又以盈余添购2.6万纱锭开设大生二厂,1907年投产。1915年增设布厂,同时在海门筹设第三厂。1921年又设立大生副厂。不久改称大生第一、第二、第三纺织公司。影响变化的因素除辛亥革命外,主要因素还包括
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 B.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
C.第一次世界大战 | 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 |
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提到:“(1903年)梁启超否定了儒教中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材料中梁启超观点提出的背景不包括
A.民族危机的加深 |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C.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 D.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
“就是中国的青年学生,当他们抛弃了他们的先师孔子的时刻,他们正找着了列宁做他们思想上的指导者。无怪乎在北京大学一学生革命运动的中心,投票谁是世界上的最大人物,结果是列宁当选。最早在中国引入“列宁”的是
A B C D
“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上述言论应当是评价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1901年2月14日,清廷颁布上谕:“本年夏间,拳匪搆乱,开衅友邦,朕奉慈驾西巡,京师云扰,叠命庆亲王奕勖、大学士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与各国使臣止兵议款。”结果签订了
A.《南京条约》 | B.《马关条约》 |
C.《辛丑条约》 | D.《九国公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