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5)班李明同学编写了有关二战的课本剧,其片断如下:二战中,某记者通过拍发有线电报、发传真等通讯手段及时、快捷地报道相关新闻。下面是他发回报社的一篇报道:“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会议。会议通过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在结束欧战的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等重大决议。”
(1) 错误:
理由:
(2) 错误:
理由:
思路决定出路,近代以来,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判断下列历史叙述的正误,在题前的【】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1)洋务运动中主张“变法图强”,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改正:
【】(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改正:
【】(3)启蒙运动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拉美独立运动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改正:
【 】(4)五四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改正:
以下表述是从下列文字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违背了下列文字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划“×”;是下列文字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
1982 年9月,中英双方领导人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举行会谈。中国提出1997年一定要收回香港主权。英方不愿放弃英国在香港的既得权益,因而以保持香港目前的民主和繁荣为借口,为难中国。于是,中国便提出以“一国两制”方针来解决香港问题,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中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港澳台等地可以实行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至少50年不变。
(1)()“一国两制”的方针是发展海峡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2)()英国不愿放弃香港的根本原因是维护香港的民主和繁荣。
(3)() 中国在收回香港主权问题上意志坚决。
(4)()香港在回归祖国后在一定时期内仍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5)()“一国两制”的构想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1993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它极大地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产生于尼罗河流域、以金字塔为重要文明象征的是古代印度文明。
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