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D.英国的政体是君主立宪政体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挽救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

A.洋务自强的践行者 B.维新图强的呼吁者
C.民主共和的实践者 D.民主科学的倡导者

民生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主张()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是指()

A.辛亥革命爆发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成立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突出作用是()

A.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
B.促进了思想启蒙作用
C.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颁布的变法法令的内容不包括()

A.发展工商业 B.开放言论
C.兴办新式学堂 D.废除科举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