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O2和O3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变小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药品的分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周末,感到有点饿的甲同学泡了一杯白糖开水,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将杯子放在一边待糖水变凉,喝糖水时,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图).下列操作或现象能说明糖水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A.泡糖水时进行了充分搅拌
B.糖水热的时候白糖全部溶解
C.凉的糖水底部有剩余的白糖
D.喝糖水时感到很甜

“化学来源于生活”,圆梦中学的化学兴趣小组做了以下趣味实验:一定温度下,
有一杯食盐水,杯底尚有大量食盐固体不能溶解,现将新鲜的萝卜块放入其中,放置一段时
间。小组同学分别得出了以下说法,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原食盐水一定是饱和溶故 B.萝卜块质量一定减少
C.杯中的食盐固体一定全部溶解 D.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在常温下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为了使其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A.加入硝酸钾晶体至不再溶解
B.恒温蒸发水至有少量晶体析出
C.降低温度至有少量晶体析出
D.升高温度,增大硝酸钾的溶解度

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常用降温法从甲的饱和溶液中获得甲的晶体
D.将乙的饱和溶液温度由℃降至0℃,有晶体析出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
B.升高温度可以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20℃时,100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30g
D.4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