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模拟炼铁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② ;
(2)实验中能观察到A、B两处的现象是 ;
(3)实验中酒精灯的作用是 。
实验室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分别是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把它们区别开来,并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与结论 |
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下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AB CD E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是;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选择A和C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实验开始前如图所示的操作,标志该装置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 ,
实验过程中发现用该方法收集到的氧气不纯,试写出其中一种可能的原因;小明认为若将A装置进行改进后与(填装置序号)装置连接可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你认为小明对A装置进行的改进是①,②;
实验中收集到的CO2混有少量有水蒸气,某同学利用E装置进行干燥。该装置中应装入(填物质名称)。
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如图,把充满二氧化硫的试管倒立在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
②。
在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13所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实验操作是将 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 g时,反应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
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 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色,这时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要使接近饱和的甲物质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前提下,可采用的方法是;
20℃时,将50 g乙物质放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
30℃时,若要配制32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溶解g甲物质。
从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任写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