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同样的滑轮安装了如图甲、乙所示的滑轮组,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
物体的重力 G/N |
提升高度 h/m |
拉力 F/N |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
机械效率 η |
1 |
2 |
0.1 |
1 |
0.3 |
66.7% |
2 |
3 |
0.1 |
1.4 |
0.3 |
71.4% |
3 |
4 |
0.1 |
1.8 |
0.3 |
74.1% |
4 |
2 |
0.1 |
1.5 |
0.2 |
|
⑴表格内的第4次实验中应补充的数据是____(结果精确到0.1%).这次数据是用图中___(填“甲”或“乙”)所示的滑轮组测得的.
⑵分析比较第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判定,若要增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该_______.在第1次实验中,当拉着物体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拉力F的功率为____W.
⑶某同学认为,使用相同的滑轮所组成的滑轮组提升同一个重物时,越省力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越大,他的想法正确吗?___________。请你利用补充完整后的表格中的数据说明你的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压表内阻较大,在实际电路中也有一定电流通过.紫琪同学为了测量一电压表的内阻,她找来电源、电流表、定值电阻R0(阻值已知)、滑动变阻器R、开关和导线若干,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
(1)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至b端,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由b端向a端移动的过程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 |
B.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减小 |
C.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之比为一定值 |
D.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之乘积为一定值 |
(2)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当电流表的示数为I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请写出该电压表内阻Rv的表达式;
(3)此实验要多次测量电压表内阻值,最后求其平均值,其目的是;
(4)若用此电路去测量某未知电阻R1的阻值,其测量值与真实值得关系是R1测R1真(选填:“<”、“=”或“>”).
某同学在体育活动中,从铅球下落陷入沙坑的深度情况猜想到: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下落高度和运动路径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大小、形状相同的A、B、C、D四个铅球,其中A、C、D三球的质量为m,B求质量为2m,让A、B两球从距沙表明高H静止下落,C球从距沙表面高2H静止下落,D球从距沙表面高2H的光滑弯曲管道上端静止滑入,最后从管道下端竖直地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的能量损失不计)。实验测得A、B两球陷入沙深度分别为h1和h2,C、D两球陷入沙深度均为h3,且h1<h2<h3.
(1)本实验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大小是通过来反映的;
(2)比较A、B两球,发现B球陷入沙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3)比较A、C两球,发现C球陷入沙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4)比较C、D两球,发现两球运动的路径不同,但陷入沙深度相同,由此可得出结论: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运动的路径(选填:“有关”或“无关”).
小红在做“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
(1)根据实验目的,将实验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但粗心的小红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
帮小红在接错的那根导线上打“×”,然后另画一根导线使电路连接正确.
(2)电路改接正确后,合上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次实验测得的小灯泡的电阻值Rx是Ω.
(3)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现用该电路来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此时应将变阻器的滑片P向滑动.(选填“左”或 “右”)
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把表所示,第1 2 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的甲、乙、丙所示.
次数 |
钩码重G/N |
钩码上升高度h/m |
有用功W有用/J |
测力计拉力F/N |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
总功W总/J |
机械效率η |
1 |
4 |
0.1 |
0.4 |
1.1 |
0.5 |
0.55 |
72.7% |
2 |
4 |
0.1 |
0.4 |
1.6 |
0.3 |
0.48 |
83.3% |
3 |
2 |
0.1 |
0.2 |
0.9 |
0.3 |
0.27 |
(1)第3次实验中的机械效率是;
(2)比较第2次实验和第3次实验,可得出初步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3)第1次实验中动滑轮个数比第2次实验多,动滑轮自重增大,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选填“增大”或“减小”).因而,由第1 2次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动滑轮自重力大小有关.
如表为小红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时计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释下列问题:
(1)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该物质的熔点是℃.
(3)温度为3℃时,该物质处于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