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图中的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完成下列各题。
与Ⅰ、Ⅱ走廊相比,Ⅲ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当地市场广阔 |
| B.水运便利 |
| C.科技实力强 |
| 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
促进Ⅲ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 |
| B.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 |
| C.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 |
| D.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 |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国际高山综合发展中心对尼泊尔境内的3 252个冰川湖,不丹境内的677个冰川和2 674个冰川源多年以来的观测和研究发现,这些地区的气温比20世纪70年代增加了1℃,冰川和积雪融化的加速导致冰川湖的水位急剧上升;喜马拉雅山地冰川融化加快的研究结果又向世界发出了新的警报。据此回答下题。造成该地区冰川快速融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科学考察,人类活动 |
| B.探险旅游,乱扔垃圾 |
| C.厄尔尼诺,降水增多 |
| D.温室效应,气候变暖 |
冰川快速融化,对本地区造成的后果有( )
| A.改善农业生态条件 |
| B.缓解气候寒冷程度 |
| C.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
| D.导致山地雪线下降 |
下图是“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预测图”,图中比重增长是与2005年相比得出的。读图完成下题。
与2005年相比,2010年我国 ( )
| A.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 |
| B.消费比重增加的均为可再生能源 |
| C.天然气消费增幅最大 |
| D.水电消费大幅度下降 |
图示煤炭比重增长的变化,说明 ( )
| A.煤炭仍然是我国的主要能源 |
| B.燃烧煤炭产生的环境污染总量减少 |
| C.煤炭产量大幅下降 |
| D.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略有下降 |
淮河流域是我国水患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水患的成因有 ( )
①地势低平、河道狭窄弯曲
②全年多雨
③盛夏时节,台风频频侵袭,停留时间长
④梅雨季节,降水量大
⑤下游缺少独流人海的河道
| A.①③⑤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④⑤ |
读“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回答下题。
根据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
| A.5°N | B.25°N | C.35°N | D.45°N |
该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明显高于北坡,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
| A.海拔高度 | B.水分状况 | C.热量差异 | D.土壤差异 |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下题。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
| A.纬度地带分异 |
| B.垂直分异 |
| C.干湿度地带分异 |
|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
资料体现的陆地环境地域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 )
| A.土壤不同 | B.地理位置不同 |
| C.植被不同 | D.气压不同 |
生物入侵,也称为生态入侵,是指外来物种因被自然或人为地引入某一适宜生存和繁殖的地区,其种群不断增加,分布区逐步扩展的过程。据此完成下题。近年来,被称为生态杀手的“北美一枝花”先后在沪、苏、浙、赣等地迅速蔓延,严重影响原有植被,其根本原因是 ( )
| A.该地区气候湿润,适宜其生存 |
| B.该地区土壤呈酸性,适宜它生长 |
| C.这一外来物种在该地区没有天敌 |
| D.这一外来物种在该地区发生了变异 |
“水葫芦”进入我国后,在南方水域大爆发,而在北方地区并未形成生态灾难,主要原因是( )
| A.南方无其天敌,北方有其天敌 |
| B.南方水域广阔,北方地表水贫乏 |
| C.南方水污染较轻,北方水污染严重 |
| D.南方冬季温和,北方冬季寒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