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下图为辽河流域区域图。图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4.1%;1月平均气温-12.0℃,7月平均气温24.6℃。

(1)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
(2)“丁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采用的一种工程。图中右下角为丁坝景观图,试推断丁坝的作用。
(3)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工程、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4)说明图中A地所在地区与其东南部B地地区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受海平面升高影响下某国土地变化图2-30”,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2-30
(1)图中A为 国。
(2)A国水灾特别多的原因是
(3)海平面升高的原因可能是
(4)该国为避免因海平面升高造成土地面积减少的危害,可采取的措施是
(5)海平面上升对该国的影响还有哪些?举三例:

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据在南极考察的美国科学家考证,阿德利亚企鹅通常喜欢在海面浮动冰山的顶部群居生活。据统计,南极的平均气温近50年来升高了2.5℃,导致浮动冰山顶部的大量积雪融化,淹没了企鹅赖以产卵和孵化幼仔的地方,致使企鹅数量剧减。南极地区的阿德利亚企鹅数目已从1975年的1.5万对减少到了目前的9000对左右。
  (1)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是全球大气环境的什么问题?
  (2)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该问题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除资料中显示的内容外,还有哪些方面?
  (4)你认为如何来缓解上述问题带来的影响?

简要回答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
(1)人工造林对局部地区气候影响主要有①
;③
(2)人类活动排放大量有害气体,使大气污染加重,导致气候变化的具体表现:
①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对气候影响是
②排入大气中的氯氟烃对大气的影响为
③排入大气中的酸性气体对大气影响是

图2-29是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大气中CO 2浓度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2-29
(1)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这主要是因为二氧化碳强烈吸收的缘故。
(2)全球变暖的影响主要有:①,②,③,④
(3)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人类在能源利用方面的对策有:
,②,③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2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降低对天气和气象极端事件的脆弱性”。该主题表达了对越来越频繁的天气、气候灾害及其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的强烈关注和加强对天气、气候的监测和预报,最大限度地降低天气、气候极端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减轻灾害性天气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材料二:下表是2002年8月浙江舟山某地某日气象观测资料:

时间
气温(℃)
气压(百帕)
降水(毫米)
风速(千米/小时)
12时前后
25
1002
10
30
18时前后
30
990
50
240
24时前后
27
1004
10
50

(1)我国的主要气象气候灾害有 、旱涝和 等。
(2)与材料二相对应的气压系统和天气系统分别是()
A低气压、伏旱 B低气压、寒潮 C高气压、伏旱 D低气压、台风
(3)该天气系统多形成于 ,其灾害主要由 和风暴潮造成,
季节影响我国 地区;
(4)在该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特点是()
A狂风暴雨 B阴雨绵绵 C高温晴好 D寒冷少雨
(5)该日18时前后上海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