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河流域及其主要水文站的径流量和含沙量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黄河各河段径流量和含沙量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入海口处径流量最大 | B.含沙量自上游到下游持续增加 |
C.中游含沙量迅速增加 | D.径流量与含沙量变化趋势一致 |
黄河从兰州到河口段径流量大幅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A.没有支流汇入 | B.干流开发水电,筑坝拦水 |
C.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 | D.流经干旱区,蒸发旺盛 |
进入2005年不久,经常被视为“弱势”部门的国家环保总局陡然发力,以严重违犯环保法律法规的名义,叫停了30个总投资达1179亿多元的在建项目。国家环保总局掀起了“环保风暴”,1月27日在京通报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十五”计划重点火电厂脱硫项目的进展情况,公布了望亭发电厂、华电国际邹县发电厂等46家尚未启动脱硫项目的火电厂。回答下题。下列对此次“环保风暴”的认识,正确的是
A.这次“环保风暴”凸显出我国政府从源头遏制污染 |
B.“环保风暴”行为过激,因为在经济建设初期,环境污染在所难免 |
C.“环保风暴”刮停了众多企业,阻碍了国家经济发展 |
D.通过这次“环保风暴”行动,可基本解决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 |
建设脱硫设施是最主要的SO2排放控制措施,SO2排放得到控制,酸雨发生频率将减少。下列地区中酸雨危害最严重的是
A.塔里木盆地 | B.长江三角洲 | C.环渤海地区 | D.黄土高原地区 |
由于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据此回答下题。为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②使用绿肥等有机肥③使用高效化肥
④使用农药防治虫害⑤采用生物方法防治虫害
A.①②③ | B.①②⑤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国正在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绿色食品要求:
①产品的原料必须是绿色植物②产品原料的产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
③产品原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生产技术标准④产品的加工、包装和储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2009年12月7日-l8日联合国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A城市)举行。
材料二丹麦位置示意图(图4)和大气受热过程图(图5)近百年来,丹麦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是
A.气温变暖,降水变少 | B.气温降低,降水变多 |
C.气温变暖,降水变多 | D.气温降低,降水变少 |
对照图5,丹麦气温的变化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A.①增强 | B.②减弱 | C.③减弱 | D.④增强 |
面对当前全球气温变化趋势,人类应该
①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率②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③开发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④关停高耗能产业,减少矿物能源消耗总量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据此回答下题。不符合从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的行为是
A.政府制定相关的法规,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督管理 |
B.城市大量建设垃圾发电厂,化害为利 |
C.消费者选用环保产品,减少废弃物 |
D.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实施清洁生产 |
江苏省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行业是
A.化学工业和通讯、计算机及其它设备制造业 |
B.运输设备和通讯、计算机及其它设备制造业 |
C.化学工业和冶金及延压工业 |
D.运输设备制造业和冶金及延压工业 |
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据此回答下题。该区域土地后备资源约占土地面积的
A.1% | B.20% | C.19% | D.21% |
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
A.土地沙漠化 | B.水土流失 |
C.土壤盐碱化 | D.温室效应 |
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A.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 |
B.退耕还林还草 |
C.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 |
D.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业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