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覆盖是植被、土壤、河湖、沼泽及各种建筑物等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下图中0点为l980年中国土地覆盖重心,它相对于中国大地坐标原点(109°E,34°N)向正西偏531km,向正北偏448km。P1,P2分别是仅考虑单一因素影响所形成的2000年土地覆盖重心。据图完成下列小题。
据图文材料推测1980年中国土地覆盖中心O地位于( )
| A.北方地区 | B.南方地区 |
| C.西北地区 | D.青藏地区 |
图中O点所处区域在土地利用中引发的最突出生态问题是( )
| A.沼泽大面积萎缩 | B.生态用水紧张 |
| C.森林面积锐减 | D.土地荒漠化 |
关于1980年到2000年中国土地覆盖重心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气候和某种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东南方向迁移 |
| B.在气候和某种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东北方向迁移 |
| C.重心从0点移到P2点主要是西北地区生态退耕的结果 |
| D.重心从0点移到P1点主要是东北地区气候变暖、降水减少的结果 |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2011年1月4日14时和5日8时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4日14时~5日8时,①地()
| A.阴转多云,气温、气压都升高 |
| B.天气晴朗,气温、气压都降低 |
| C.天气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
| D.阴转多云,气压升高、气温降低 |
4日14时~5日8时,下列地点中风向变化最明显的是()
| A.② | B.③ | C.④ | D.⑤ |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认真分析了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与分布的关系后,进行了各种模拟演示,度理想大陆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当黄赤交角变为0°时,该小组在模拟演示中,发现M地气候类型在地球上无法再找到,M地所在的半球及其气候类型分别是 ()
| A.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 |
| B.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 |
| C.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
| D.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
当黄赤交角变为0°时,如果M地气候类型在地球上依然存在,有关M气候类型地区的河流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径流季节变化大 | B.径流年际变化大 |
| C.河流含沙量大 | D.河流无结冰现象 |
下图为经纬网的某部分,丙和乙在同一日期界线上,阴影部分为黑夜,且此日出现极昼的最低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30°,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若甲乙两点间的经度差值在30°和60°之间,则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可能为()
| A.10°N,45°W | B.15°N,50°E | C.15°N、70°E | D.10°S、30°W |
若此时一架军机以每小时440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飞向位于正北方向40°N的丁地,降落在刚刚进入黑夜的丁地机场上。则此日丁地的昼长为()
| A.13小时 | B.13小时30分 | C.14小时 | D.14小时51分 |
下图为“某城市区域示意图”,图中②为石油化工区,③为电子工业区(附近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④为水泥厂。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1)从城市功能区看,图中①处最有可能形成区,其外围主要是区。随着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的扩大,市区的工厂纷纷向外搬迁,其主要目的是①;②。
(2)②③④中工业布局明显不合理的是,理由是。
(3)城市化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①;②;③。
下列我国因地制宜创造的农业地域类型中属于“循环经济”的是()
| A.东北的大豆和小麦间作农业 |
| B.农耕区生产谷物,饲养家畜 |
| C.东北平原的国营农场种植业 |
| D.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