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主要是通过政策、道路、贸易、货币等互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得到沿线各国积极响应。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光伏发电、煤化工、多晶硅、风电制造、平板玻璃、船舶制造等产业逐步被列入产能过剩行业。“一带一路”为我国产业转移和过剩产能化解,提供了广阔的战略迂回空间。
材料三:“一带一路”示意图
(1)中国泉州(118.5°E,25°N)和荷兰鹿特丹(4.5°E,52°N)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东西两端的重要港口城市,比较两城市降水季节差异并分析原因。
(2)结合材料,分析“一带一路”对我国产能过剩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3)从能源安全和资源的角度分析“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
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市,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城市用地日益紧张,滨海地带的开发成为热点。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 长江口及上海市区域示意图。
图1
材料二 1987—2006年上海市F围垦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
图2
(1)甲、乙、丙、丁四处中,淤积作用明显的两处是________和______处,水深大于5m的是______和______处。
(2)1987—2006年上海市F围垦区面积增加量居前两位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和________。
(3)上海市精品钢铁、化学和船舶工业基地(区)布局的总体特征是________;影响微电子产业基地布局的最重要因素是________。
(4)S处临近中国最大的集装箱港洋山港,有铁路抵达和高速公路经过。目前上海市正在S处建设临港新城,简要分析该新城发展的有利条件。
(5)上海市在F围垦区内规划建设工业开发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在引进工业企业与开发区建设中应防止出现哪些问题?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地图形式——数字地图。据图,回答问题。
与纸质地图相比,概括数字地图功能方面的特点。
图1是我国30°N附近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剖面线上,东、西部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异是____,其主要影响因素有____、____。
⑵剖面线上,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相比,年太阳总辐射量较低的是____,原因有____。
⑶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发展该农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有________。
⑷你认为拉萨河谷地种植水稻是否可行?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如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绘出AB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某中学地理小组进行了如下测定当地经纬度的活动。
测量工具:自制支架一个、学习用量角器一个、重锤一只(系有细绳)、手表一块(已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校准时间)。
安装方式:如图,A为量角器直线边投射的日影,AB⊥PA。
测量日期:2012年12月22日。
测量地点:校园内P点。
测量结果:在手表显示12时58分时角β最小,为52°56′。
(1).判断当地的地理坐标。(6分)
(2).分析当地该日的日出方向和太阳直射地的日出方向。(4分)
(3).该地最接近于长沙、重庆、武汉、西安四城市中的哪一个?(4分)
(4).分析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