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选项中,属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所共有的糖类依次是
| A.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 |
| B.乳糖和糖原、淀粉和果糖 |
| C.淀粉、脱氧核糖、乳糖 |
| D.麦芽糖、果糖、乳糖 |
如图1所示的甲、乙、丙三个渗透装置中,三个漏斗颈的内径相等,漏斗内盛有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且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漏斗口均封以半透膜,置于同一个水槽的清水中。三个渗透装置半透膜的面积和所盛蔗糖溶液的体积不同,如下表所示。右图2中曲线1、2、3表示漏斗液面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则曲线1、2、3与甲、乙、丙三个装置的对应关系应是
| A.1—乙;2—甲;3—丙 |
| B.1—丙;2—甲;3—乙 |
| C.1—甲;2—乙;3—丙 |
| D.1—丙;2—乙;3—甲 |
某同学欲测定植物叶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速率,作如图所示实验。在叶柄基部作环剥处理(仅限制叶片有机物的输入和输出),于不同时间分别在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为1cm2的叶圆片烘干后称其重量,测得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3y-2z-x)/6 g·cm-2·h-1(不考虑取叶圆片后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和温度微小变化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则M处的实验条件是
| A.下午4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3小时 |
| B.下午4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6小时 |
| C.下午4时后在阳光下照射1小时 |
| D.晚上8时后在无光下放置3小时 |
下图表示一株生长迅速的植物在夏季24 h内CO2的吸收量和释放量(单位:mg),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用C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表示。下列表述不合理的是 
| A.在18时和6时,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
| B.中午12时左右,与曲线最高点所对应的时间相比,该植物叶绿体内C5的含量下降 |
| C.该植物在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代数式可表示为A+C-B |
| D.假设该植物在24 h内呼吸速率不变,则该植物的呼吸速率为10 mg· h-1,最大光合速率为85 mg·h-1 |
下面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给水稻叶片提供C18O2,水稻根细胞中不会产生含18O的乳酸 |
| B.用35S、32P同时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 C.给水稻提供14CO2,14C在水稻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大致为14CO2→14C5→14C6H12O6 |
| D.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一定不含18O |
下图所示为苹果果实在一段时间内,随着环境中O2浓度的提高,其吸收 O2量和释放CO2量的曲线。结合此图,正确的表述是
| A.O2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 |
| B.O2浓度为a时,果实的无氧呼吸水平最低 |
| C.O2浓度为a时,若cd=ca,则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与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相等 |
| D.02浓度达到b以后,果实基本上靠有氧呼吸提供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