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与生物学史实相符的是 ( )
| A.孟德尔用山柳菊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定律 |
| B.萨顿根据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的行为是平行的并最终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
| C.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 D.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
如图是果醋发酵装置。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提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关于发酵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酵初期的气体是O2 | B.发酵初期的气体是CO2 |
| C.发酵后期的醋酸菌是无氧呼吸 | D.发酵后期的pH升高 |
检测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时,制备样品处理液的正确操作过程是
| A.先加入氢氧化铝,再加入氢氧化钠,然后过滤 |
| B.先加入氢氧化钠,再加入氢氧化铝,然后过滤 |
| C.先加入氢氧化钠,过滤后再加入氢氧化铝 |
| D.先加入氢氧化铝,过滤后再加入氢氧化钠 |
下列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亚硝酸盐经一定方式显色反应后呈玫瑰红色 |
| B.样品液显色后,通过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比色,可大致估算出样品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
| C.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显色深浅不同 |
| D.显色反应后亚硝酸盐的理化性质没有发生改变 |
在果醋制作过程中,下列哪项操作会引起发酵液受污染
| A.榨汁机用沸水进行清洗并晾干 |
| B.发酵瓶用温水清洗,再用75%的酒精擦拭并晾干 |
| C.葡萄先去除枝梗,再冲洗多次 |
| D.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能将盖完全揭开 |
下列关于果醋的制作过程,错误的是
| A.果醋的制作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所以在制作过程中需要通氧气 |
| B.醋酸菌是一种嗜温菌,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在50 ℃ |
| C.醋酸菌能将果酒变成果醋 |
| D.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中的糖分解为醋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