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分)某小组研究了不同遮光处理对铁线莲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并分析回答问题(曲线叶绿索a/b表示叶绿索a含量与叶绿素b含量之比):

(1 )从铁线莲绿叶中提取色素时,所得滤液颜色偏黄,分离得到的四条色索带都不淸晰,则可能漏加的化学药品是          
(2 )铁线莲进行光合作用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            
(3)如图所示,当遮光比例达到10%以上时,随着遮光比例增加,叶绿素总含量随之增加,其中       含量增加更多,这是对     环境的一种适应。当遮光比例达到90%时,叶绿体中消耗的CO2      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
(4>与10%遮光处理相比,不遮光处理的植株干逭较小,可能的原因是             
因此在生产中为了保证铁线莲的产量,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5)该小组欲测定铁线莲叶片在25℃下的呼吸速率,设计了简要的实验,思路如下:将上述植物叶片置于密闭容器中,在25℃、10%遮光条件下,测定叶片 CO2的释放
该实验思路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给予改正: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试填空完成下图所示的炎热环境.寒冷环境 引起人体体温调节的生理机制。图中的数字分别表示相应的生理活动。(14分)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

如图7所示,一质量为的物体(可以看做质点),静止地放在动摩擦因素为的水平地面上,物体的初始位置在A处,离A处2R的B处固定放置一竖直光滑半圆形轨道,轨道的半径为R,最低点与地面相切;空中有一固定长为木板DE,E与轨道最高点C的正下方水平距离为,竖直距离为,现给物体施加一水平方向、大小为F的恒力,运动一段距离R后撤去恒力F,假设物体能够达到B点,重力加速度为g,求:



图7


(1)物体到达B点的速度大小?
(2)物体如能通过最高点C,则经过C点的最小速度大小为多少?
(3)物体要经过C点打到木板DE上,讨论F的取值范围?

如图6所示A、B是电容器的两个极板,极板间是一匀强电场,B板接电源的正极,一带电小球质量为m,带电量的大小为q,小球被一轻质细绳系着,细绳的一端固定在C点,静止时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小球与B板间的距离为d,重力加速度为,则
(1)小球的带何种电荷



图6

(2)AB板间电场强度的大小

(3)假设A、B板足够长,将绳子剪断后,小球到达B板过程中电场力对小球做的功。


(1)打点计时器是中学阶段常用的实验仪器,打点计时器所使用的电源是 (“交流电” 或“直流电”),每隔 s打下一个点。
(2)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所记录的纸带来研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图5所示,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m/s2。(计算结果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图5


(3)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的实验方案,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应该采取的两项必要措施是:
a______ _ ___
b _ _ ___
c.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小步骤,正确的是
A.先通电源,再放纸带 B. 先放纸带,再通电源
d.如图乙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距离如图乙.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表达式为(用题中所给物理量表示)


某同学想通过下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实验,探究SO2与Na2O2反应产物。

Ⅰ.装置D的作用
Ⅱ.对C中固体产物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只有Na2SO3
假设2:只有Na2SO4
假设3:
Ⅲ.(1)假设2成立的反应方程式为
(2)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2mol.L-1HCl、1molL-1BaCl2、2molL-1HNO3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分别取少量反应后C中的固体置于A、B试管中。

步骤2:

步骤3: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