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植物园中种植的有菊花、玫瑰等花卉,还有葡萄、橘子等水果,其中玫瑰、橘子都可以作为植物芳香油提取的原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 、压榨和 等。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植物原料的特点来决定。
(2)玫瑰精油适合用 提取,其理由是玫瑰精油具有易挥发、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的特点。蒸馏时收集的蒸馏液不是纯的玫瑰精油,而是 。经冷凝管冷却后,混合物又会重新分出 层和水层。如果蒸馏过程中不进行冷却,则精油提取量会减少,原因是 。
(3)橘皮精油的提取原料是橘皮,但橘皮易焦糊,宜采用 法提取橘皮精油,其中将柑橘皮干燥去水,并用石灰水浸泡,其目的是 。
A.(生物技术实践,9分)生物乙醇是以生物为原料生产的可再生能源。我国利用农作物废弃物(秸秆)生产乙醇,其技术流程为:纤维素酶解→酵母发酵→蒸馏→-成品。
(1)纤维素酶的成本能否下降,是能否实现乙醇工业化生产的关键因素。纤维素酶可以从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培养液中提取。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分离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鉴别培养。
①最好选择怎样的环境采集土样?
②以下是一种培养基配方:纤维素粉5g、NaN031g、Na2HP04。7H201.2g、KH2P040.9g、MgSO4·7H2O0.5g、KCl0.5g、酵母膏0.5g、水解酪素0.5g(蒸馏水定容到1000ml)。该
培养基能够增加样品中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其原理是
③为了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和进一步纯化菌种,可以在鉴别培养基上加入染液,
将筛选获得的茵液稀释后用 方法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上,然后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作为菌种进行扩大培养。
④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中的纤维素酶产量如何呢?请设计实验进行检测。
(2)乙醇是酵母菌的发酵产物。发酵时酵母菌直接利用的物质是 。
(3)发酵时乙醇浓度升高会对酵母菌产生毒性,从而影响进一步的发酵。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创造出一种对乙醇浓度有高耐受力的酵母菌新菌种,该过程需采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与体内DNA复制相比,PCR反应体系需加入哪两种特别的物质?
B.(现代生物科技,9分)下图是利用多种生物工程技术获得转基因牛的基本操作流程,请分析回答:
(1)在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中,基因工程的核心是。
(2)在获取目的基因和构建目的基因表达载体的一个目的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标记基因和。
(3)一般将受精卵作为目的基因的受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受精卵常用的方法C称 法。
(4)流程A和B分别指和。
(5)农场放牧要考虑环境承载力,牛粪可以用于沼气生产,它们分别应用了生态工程的_____和__________原理。
下图是某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
(2)G和F的关系是。
(3)A与B共为生产者,它们之间是否一定存在竞争关系,(填“一定”或“不一定”,理由是。
(4)图中若添加,可构成较完整的生物群落;再加上,就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5)假设由于某种原因E生物全部死亡,则B生物的数量。(填“增加”、“减少”或“基本不变”)
如下列实验装置图,幼苗B已切去根尖.请分析,数日后幼苗的生长现象及其原因.
(1)数日后,幼苗A的胚根向下弯曲生长,幼苗B、C的胚根在生长和弯曲方面有何变化? ________。
(2)幼苗A胚根向下弯曲生长与外界刺激改变生长素的分布有关。生长素在胚根的远地端分布_____填“多”或“少”),其生长____(填“快”或“慢”),幼苗A茎的生长素在远地端分布_______ (填“多”或“少”),其生长______(填“快”或“慢”).根与茎同受地心引力的影响,生长方向却不同,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特点,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幼苗C胚根的生长与弯曲情况,可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
图1是一个反射弧,图2是突触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部位图解,图中a、b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两种激素,图4表示a激素信息传递的一种机制。请回答:
(1)图1中的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当神经纤维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内外电位表现为。
(2)图2中的1表示,该结构由(细胞器)形成。1中物质是。
(3)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为 mg/dL。
(4)图3 中,当血糖升高时,通过②过程,使a分泌量增加,a激素表示,它在降低血糖过程中具体的调节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过程(填标号)促进血糖的利用、转化为糖原;二是主要通过过程(填标号)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
(5)图3中b激素是,它与a激素的作用关系表现为 。
(6)Ⅱ型糖尿病人的a激素的含量和正常人相差很小,甚至比正常人还高,请据图4激素作用的机制分析Ⅱ型糖尿病人最可能的病因是。
普通小麦中有高杆抗病(TTRR)和矮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请分析回答:
(1)A组由F1获得F2的方法是,F2矮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
(2)Ⅰ、Ⅱ、Ⅲ三类矮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类。
(3)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组,原因是。
(4)通过矮杆抗病Ⅱ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
(5)在一块高杆(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杆小麦。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性状出现的可能原因(简要写出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