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和遗传规律的漫长岁月中,众多学者做出卓越贡献,正确的是
A.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
B.克里克最先预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并将其命名为中心法则 |
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最早证实DNA是遗传物质 |
D.赫尔希等人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使人们确信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同源染色体是指()
A.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2个染色体 | B.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2个染色体 |
C.减数分裂中配对的2个染色体 | D.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个染色体 |
能体现受精作用实质的是( )
A.精子与卵细胞接触 | B.卵细胞形成受精膜 |
C.精核与卵细胞核的结合 | D.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内 |
基因型为 AaBbCc(独立遗传)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别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基因型的种类数比为()
A.4︰1 | B.3︰1 | C.2︰1 | D.1︰1 |
关于减数分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 |
B.第一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 |
C.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 |
D.第二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 |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F2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和性状重组型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A.![]() ![]() |
B.![]() ![]() |
C.![]() ![]() |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