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和N、n表示某动物的两对同源染色体,A、a和B、b分别表示等位基因,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对该动物精巢中部分细胞的分裂情况分析合理的是
A.正常情况下,若某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BB,则该细胞的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
B.正常情况下,若某细胞含有MMmmNNnn这8条染色体,则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
C.在形成次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发生复制、联会、着丝点分裂等变化
D.M和N染色体复制后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因交叉互换而发生基因重组
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A.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B.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
C.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 |
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3、7、11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 |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脱氧核糖核苷酸 |
B.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从而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
C.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 |
D.线粒体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
在一定的条件下,运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原理,测试某种农作物新品种的细胞液浓度,以此种方法获得作物代谢情况的必要数据。在此项测试中,实验自变量是[]
A.作物细胞质壁分离状态 | B.作物细胞液浓度 |
C.制备的系列浓度检测液 | D.一定的环境温度或其他气候数据 |
将从同一新鲜马铃薯块茎上取得的形状质量相同的薯条分为数量相等的四组,分别浸入I~Ⅳ四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1h后,溶液的质量变化百分率如下表一。从四个不同的新鲜马铃薯块茎上,取得形状质量相同、数量相等的薯条①~④组,分别浸入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1h后,薯条的质量变化百分率如下表二。则表一所列的四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开始时浓度最低的,以及表二所列的四组不同薯条中细胞液开始时浓度最低的分别是[]
A.I、① | B.I、④ | C.Ⅳ、① | D.Ⅳ、④ |
下列有关说法不准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
B.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的融合直接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
C.造血干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途径是: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
D.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