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周期元素R、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X元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W元素和Z元素同主族,且Z元素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Y是地壳中除氧外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W与X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 |
B.Y、R、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Z>R>Y |
C.W的氢化物熔沸点比Z的氢化物熔沸点低 |
D.Y与R形成的化合物YR的熔点高、硬度大 |
室温下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pH=1的溶液中:Na+、Cl-、K+、CH3COO- |
B.![]() |
C.加入KSCN溶液变红色的溶液中:HCO3-、Ba2+、NO3-、Na+ |
D.由水电离出c(OH-)=1×10-12 mol·L-1的溶液中:K+、HSO3-、Na+、Cl- |
两种电解装置:①以铜为电极电解Na2SO4溶液;②以铂为电极电解Na2SO4溶液。当两装置中产生的氢气质量相同时,两装置消耗的水的质量之比为
A.1:1 | B.1:2 |
C.2:1 | D.有一装置不消耗水,无法比较 |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原理的应用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明矾净水是因为Al3+水解生成的Al(OH)3胶粒具有很强的吸附性 |
B.电解法精炼铜时,以粗铜作阴极,纯铜作阳极 |
C.钢铁因含杂质而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所以合金都不耐腐蚀 |
D.工业合成氨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和提高氨的产量 |
右图是可逆反应A+2B2C+3D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由此可推断
A.t1时若是降温使速率变化,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t2时若是加压使速度变化,则A、B、C、D均为气体
C.t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加入催化剂
D.t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已知在298K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C(s)+1/2O2(g)=CO(g)△H1=-110.5kJ∙mol-1,
C(s)+O2(g)=CO2(g)△H2=-393.5kJ∙mol-1,则C(s)+CO2(g)=2CO(g)的△H为
A.+283.5kJ∙mol-1 | B.+172.5kJ∙mol-1 | C.-172.5kJ∙mol-1 | D.-504kJ∙mol-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