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阅读下列关于S市企业改革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8月17日S市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意见”是在S市市委领导下,深入调研,召开了40多个座谈会,征求各阶层600余人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此之前,S市委常委会还先后审议通过“S市国资国企改革20条”和《S市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制管理办法》,改善和加强国企党组织建设,确保国企改革沿着党中央确定的正确方向顺利推进。
(1)结合材料一,应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分析S市是如何发挥党在深化国企改革中领导核心作用的?
材料二:2014年S市国企改革的相关措施
改革措施 |
经济学依据 |
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转变政府职能,政府从管国企到管资本为主、减少审批事项,落实企业自主经营权。 |
① |
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推进国有资本和非公资本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打造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上市公司。 |
② |
形成适应现代城市发展要求的国资布局,将80%以上的国资集中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 |
③ |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提升国际经营水平,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跨国集团。 |
④ |
(2)依据材料二,分析S市深化国企改革所采取措施的经济学依据。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家电、手机等商品价格不断下跌,价格战此起彼伏。请运用经济学的知识说明这些商品价格不断下跌原因?(12分)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走过30多个年头,30多年来我国GDP平均增长9.0%以上,但同时,我国也成为世界上单位GDP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如果不改变目前高消耗、高污染的增长方式,中国将没有足够的资源和环境容量来支持今天的发展。对此,许多专家提出了“绿色GDP”的概念。在未来20年内,我国将逐步建立一套完整的“绿色GDP”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党的十七大指出,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请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年9月15日,随着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次货危机引发了美国的经济危机,随之又引发了全球性、系统性的经济危机。
材料二为了防范美国次货危机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2008年9月15日至11月26日,央行先后四次下调利率,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二率”下调,意味着货币政策“适度宽松”。
材料三 2009年6月3日,东盟与中日韩在泰国曼谷发表《10+3合作应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联合新闻声明》,强调各国应加强合作,联手应对金融危机,并决定将原来决定成立的800亿美元的联合基金增加至1200亿美元,以避免东西地区陷入金融危机。
上述三则材料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腾空飞起,直奔太空。中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的成功发射,成为中国人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壮举。
材料二实施探月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我国目前的科技水平的状况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探月工程技术难度大,极具挑战性、风险性。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坚持勇于探索、科学求实的精神,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他们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突破并掌握利用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同时狠抓产品质量和系统可靠性,对设计和制造全系统进行“两个百分之百”的质量复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首次探月工程的任务。实践证明,把大胆探索的创新精神和严细慎实的工作作风紧密结合起来,是重大科技工程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
(1)“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
(2)在首次探月工程中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低碳经济的特征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低碳能源系统发展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现在“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超市”、“低碳交通”、“低碳消费”、“低碳社区”等新理念新实践不断出现。结合材料,用规律客观性和意识的能动性知识说明我们应该怎样实现低碳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