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代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现代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今天要求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科技作用的认识过程表明( )
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有差异的
②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被否认
③复杂的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过程
④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社会实践水平限制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中国以法定形式确定纪念日和设立公祭日的重要意义在于
①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③凝聚民族力量,鞭策中华儿女风雨同舟、自强不息
④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文化既有“魂”又有“体”。核心价值观是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是体。“魂”与“体”相辅相成,统一于文化改革发展之中,目标就是“强魂健体”。下列有利于“强魂健体”的措施有
①坚持百花齐放的方针,倡导指导思想多元化
②免费开放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设施
③要奏响大众文化这一主旋律
④推动文化产业投资融资体系建设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必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据此回答。文化自觉和自信表现为
①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②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满自信
③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自信 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自信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下列文化现象能展示民族文化自信的是
①习近平主席夫妇穿中式服装出席正式外交场合②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在我国热播,受到追捧
③我国珠算成功申请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④河南某中学师生高考前下跪祭拜祈求金榜题名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③ |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它包括
①我国的社会制度②我国经济发展的自身规律
③人民群众的根本意愿④党的性质宗旨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2014年3月9日,江苏省政府签署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逐步缩小义务教育差距。如此重视教育,从文化角度看,主要因为教育
①可以提升人们科学文化素养②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在文化传承中有着重要作用④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和文化的发展方向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