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4年8月1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进一步简政放权新措施,再取消下放87项审批事项;将90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取消19个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同时,再取消一批部门和行业协会自行设置、法律法规依据不足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政府简政放权不断迈出新步伐,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发挥积极作用,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的成效显现。
材料二:2014年10月20日,党史上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将有利于“把权力关进笼子”;而通过简政放权,制度透明,也有利于将人民的“权利放出笼子”。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简政放权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从政府和公民角度,分析为什么既要“把权力关进笼子”还要“把权利放出笼子”?
沙尘暴属于自然灾害性天气。其发生需要有不稳定的气流、大风和沙尘源。目前,人类对气流、大风等自然现象是无法控制的,能够控制的只有尘源。沙尘暴不可能被消灭,增加林草植被可减少沙尘暴危害。专家研究表明,在同等的气候条件下,林草植被盖度达到40%以上,风沙活动就不显著,如果林草植被盖度在15%—40%,会有局部的风沙活动;低于15%的林草植被盖度,沙尘活动就比较频繁。
我国努力治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10年来,国家累计投资95.1亿元,与2001年相比,林草植被盖度由44%提高到55%,工程区地表释尘量减少1352万吨。该地区已经从沙尘暴加强区变为减弱区。
结合材料,说明在沙尘暴治理问题上应坚持哪些辩证唯物论的观点。
近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10%,对国际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12%。2010年全球70%的增长由新兴市场国家贡献,其中20%左右来自中国。更为重要的是,面对金融危机引发世界经济濒临衰退,中国政府敢于担当,主动调整经济增长结构,积极与各国协调共担责任,使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经济范畴。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需要世界”是中国的呼声,如今“世界需要中国”正在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同。
联系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世界需要中国”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同。
2009年9月26日至29日,第二届世界儒学大会在山东曲阜隆重举行。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主题演讲、学术探讨、参观孔子诞生地尼山、参加孔子文化节开幕式和祭孔大典等活动。会议通过借助世界儒学大会这一国际化的学术研究与文化交流的高端平台,探讨儒学的现代价值,推进儒学国际化的研究、交流、合作,丰富和繁荣世界文化,促进人类社会和平、和谐发展。
有人认为,儒家思想已经落后于时代,要实现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就要丢掉这些历史包袱。请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城市,市民共建,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将成为“十二五”时期推动天津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点工作。为此,要进一步加强对外文化艺术交流,继续开展文艺家“大地行”采风活动。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目的,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旗帜鲜明的抵制低俗之风,形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两翼齐飞”。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在文化发展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温家宝在第65届联大会议上强调:第一,中国决不称霸,“国强必霸”有违中华传统文化,背离世界发展潮流。和平发展的精髓就是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第二,中国讲友好,也讲原则,坚定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在涉及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等问题上,中国绝不退让,决不妥协。
请用国际社会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