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丽和小亮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出实验电路图,并按电路图连接实验器材如图1所示。
(1)在图1所示的实物电路中, 连接有错误。
(2)请你画出正确的实验电路图。
(3)小亮将电路连接的错误改正后开始实验,在闭合开关S前,应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 端。(选填“A”或“B”)
(4)在此实验中,为达到实验目的,每次应更换 ,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改变其连入电路的阻值,目的是使 表的示数保持不变。
(5)在实验过程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某点时,发现两电表的示数如图2甲、乙所示,则此时小亮所使用的电阻为 Ω。
(6)小丽重新设置了小亮实验中不变量的数值,又进行了多组实验,并根据自己的实验数据绘制出通过导体的电流随导体电阻变化规律的图像,如图3所示。请你根据图像判断,当导体电阻为5Ω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 A。
如图16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在使用杠杆时,每次都保持杠杆 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这样做的好处是 。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1 l1= F2 l2。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
;为什么? 。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明同学利用如图17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
在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玻璃,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物体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
(1)实验时小车每次都从斜面顶端滚下,是为了让小车在这些物体表面开始运动的_________________相同。
(2)由图示可知,小车在玻璃上运动的距离最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______,速度减小得越慢。
(3)根据这个实验推理:若水平物体表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任何阻力作用),那么小车将一直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一金属块,请你测出它的密度。现提供的器材有:托盘天平(含砝码),溢水杯、烧杯、水、细线。
(1)实验步骤:
a.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上,调节使横梁平衡。
b.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如图14甲、乙所示,金属块的质量是g。
c.用天平测量出,并将水注入溢水杯至满,用细线系好金属块放入溢水杯中,使溢出的水流入烧杯,用天平测出。
(2)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是。
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图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1)把右图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2)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N;
|
|
|
(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
(4)由图像可知物体的 与________成正比,质量越大重力越大。如图所示,A是木块,B是长木板,C是弹簧测力计,另有砝码、棉布、毛巾等物。
(1).小芳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作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2).在图乙中,D是一个电动装置,可带动木板匀速运动。该装置相对图甲所示装置更具优势,请指出其中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小双实验小组四位同学想利用上图乙的方案来探究长木板面与课本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