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面复句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因果关系)递进 |
B.几房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递进关系)因果 |
C.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假设关系) |
D.也需要好几年不能给你写信,也许永远不能给你写信了。(并列关系)假设 |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3)题。
什么是国家【甲】假若在战前有人问瑞宣,他大概须迟疑一会儿才回答得出,而所回答的必是(háo) 无感情的在公民教科书上印好的那个定义。现在,听着广播中的男女的标准国语,他好像能用声音辨别出哪是国家,就好像辨别另一位好友的脚步声儿似的。国家不再是个死板的定义,而是个有血肉,有色 (cǎi),有声音的一个巨大的活东西。听到她的声音,瑞宣的眼中就不由的湿润起来。他没想到过能这样的捉摸到了他的国家,也没想到过他有这么热烈的爱它。平日,他不否认自己是爱国的。可是爱到什么程度,他便回答不出。今天,他知道了【乙】南京的声音足以使他兴( )奋或颓( )丧,狂笑或落泪。
(节选自《四世同堂》)
(1)文中画线词语的字形和加线字的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豪无感情色彩 xīng tū
B.毫无感情色采 xìng tuí
C.毫无感情色彩 xīng tuí
D.豪无感情色彩 xìng tuí
(2)下列关于“再”的笔顺笔画有误的一项是()
A.再——笔顺:横、竖、横折钩、中竖、横、横
B.假——中间部件的笔顺:竖、横折、横、横、横
C.道——部首辶(走之儿)笔顺:点、横折折撇、捺,三画
D.它——末笔为竖弯钩
(3)在【甲】【乙】处分别填写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甲】问号【乙】句号
B.【甲】问号【乙】冒号
C.【甲】句号【乙】句号
D.【甲】逗号【乙】冒号
下面是对散曲《天净沙·秋思》的分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枯藤老树昏鸦”三个意象组成第一个画面:枯萎的藤——衰朽;古老的树——衰弱;昏昏沉沉的乌鸦——打不起精神。三个在情调上极其相似的意象重叠在一起,仿佛音乐旋律的重复,又似反复述说,给人深切的凄婉、肃穆、忧愁之感。 |
B.《秋思》在思想上并没有什么特色,它表现的不是传统的游子悲秋怀乡的主题。但这首小诗之所以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并历久不衰,最根本的原因显然不是因其思乡深切,而在于它的艺术表现,具体说在于它的意境美,在于他所表现的情感和他所描写的景物二者之间水乳交融所达到的境界。 |
C.“一切景语皆情语”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 |
D.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被称为“秋思之祖”。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安徽省全椒县人,清代小说家。《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 |
B.《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小说塑造了一个专横跋扈、欺下媚上、见风使舵的警官——奥楚蔑洛夫形象。 |
C.胡传魁是京剧《沙家浜》中的反派人物,他是个土匪出身的草包司令,说话带有很重的江湖义气,这一点被刁德一利用,做了挡箭牌。 |
D.《阿诗玛》是彝族支系撒尼人口头流传的长篇叙事诗。长诗叙述阿黑、阿诗玛兄妹反抗封建统治者的掠夺婚姻和争取自由幸福的动人故事。 |
下列作品选自《朝花夕拾》的一组是()
①《阿长与〈山海经〉》②《风筝》③《藤野先生》④《孔乙己》⑤《范爱农》
A.①②③ |
B.①③⑤ |
C.①③④ |
D.②③⑤ |
《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班级黑板报有一个根据名家作品对对子的内容。现在请你根据所给的周敦颐《爱莲说》有关的上联,请你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联:周敦颐独爱莲花说品格高洁下联:_____
A.刘禹锡谪居陋室铭德行馨香 |
B.毛泽东纵观古今数风流人物 |
C.陶渊明偶得桃源叹古今变迁 |
D.苏东坡夜游承天遣闲情逸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