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写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③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是故 ,教然后知困。(礼记《虽有嘉肴》)
⑤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⑥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2)、默写朱熹的《观书有感》(4分)
古诗文默写。(共8分)
(1)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己亥杂诗》)
(2)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3)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命运的诗句是: , 。
(4)古人常借四季景物表情达意。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 , ’的诗句,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郦道元在《三峡》中,用“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诗句,体现出夏季三峡水流迅猛急速的特点: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诗句,表现了深秋傍晚典型特点;李白在《行路难》中用“ , ”的诗句,比喻诗人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屡屡受挫,仕途艰难。
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A.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B.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
C.后值倾覆,受任于危难之间,奉命于败军之际,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D.常记西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
E.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F.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朗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①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 ,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③ ,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④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
⑤ ,村南村北响缲车。(苏轼《浣溪沙》)
⑥学而不思则罔, 。 (《〈论语〉十则》)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初中课本中合适的古诗词名句。(4分,其中有2分为附加分,加分后第7小题分数不能超过10分。)
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以①“ , ”抒发了报效国家,勇于献身的激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②“ , ”展现了关心国家,甘于奉献的情怀。
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A.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B.山不在高,有龙则灵。水不在深,有仙则名。
C.羌管悠悠满地霜,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D.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E.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F.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度无人舟自横。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六题全答,按前四题计分。)
A.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B.锦江春色来天地, 。(杜甫《登楼》)
C. ,任重而道远。(《论语》十则)
D.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饮酒》)
E.但愿人长久, _。(苏轼《水调歌头》)
F.而现在,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名句。[说明:本题有2分附加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
古代诗词多与季节有关,诗人或悲秋或喜春,然而也有与众不同、感受独特的,例如在刘禹锡的《秋词》中,“ , ”彰显了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而在杜甫的《春望》“ , ” 两句诗中盛开的鲜花、婉转的鸟鸣却引发了诗人的忧国思亲之情。
默写(共6分)
(1)①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酒酣胸胆尚开张。② ,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③ ,④ ”(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⑤ ,⑥ ”(文天祥《过零丁洋》)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摘自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习近平的讲话)
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
⑴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行路难》)
⑵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⑶浊酒一杯家万里, 。 (范仲淹《渔家傲》)
⑷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⑸在生活中,有才能的人比比皆是,但是能慧眼识人才的人并不多。这正如韩愈在《马说》中所说的:“ , 。”
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浩如烟诲的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山水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课内外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