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1—6题。
沁园春 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誓比高。须睛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疏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风骚”原指《         》中的《国风》和《楚辞》里的《      》。上阕的表达方式是            ,下阕的表达方式是            
加线句运用的修辞是(   )

A.夸张、排比、比喻 B.夸张、比喻、拟人
C.比喻、对偶、拟人 D.比喻、夸张、借代

“山”、“原”,这原本静止的景物,作者却写出它们的“驰”和“舞”,
这是以               手法
说说“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作者对历史上的英雄的态度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个词语里看出来的?
诗中点明题旨的句子是哪一句?联系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体会此主旨句的含义。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前面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诗中主人公当时是什么心情?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题目。
【甲】 使至塞上【乙】 渔家傲
王维范仲淹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以上两首诗词描写的都是塞外秋景,“征蓬”“归雁”两个意象在古诗词中常常用来比喻;两首诗词中都提到“燕然”,这个典故与东汉的窦宪有关,用在诗词中均暗含有意思。
两诗在景物描写方面各有特色。甲诗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乙诗
里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都较好地抓住了塞外风光的特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
印象。请你选择其中一句,充分发挥你的想象,描绘塞外的奇异风光。

阅读杜甫的《恨别》一诗,完成题目。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①指安史之乱的叛军。②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③司徒:李光弼当时任检校司徒,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
诗中交代杜甫“恨别”的背景诗句是:
赏析颈联“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舟过谢潭三首(之一)
(宋)杨万里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帷急看紫巉岩。
【注释】①褰(qiān)帏:掀起帘子。
本诗第二句中的“转眼”与诗中一字相呼应,写出了
本诗最后一句中的“急”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诗歌鉴赏。
落日怅望
【晚唐】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本诗以“落日怅望”为题,从全诗内容看,作者惆怅的原因是什么?
从语言、表达技巧方面任选一角度对诗歌进行作鉴赏。(50字左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