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陶弘景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从诗中我们可看出,作者当时是过怎样的生活?( )
A.藏身市区 | B.穷困潦倒 | C.云游四海 | D.归隐山林 |
作者说:“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他为何有这样的想法?( )
A.自命清高,不屑与人交往 |
B.心志颓丧,无意交友。 |
C.山中的东西很平常,恐有献宝之虞。 |
D.自觉满足,不再贪求。 |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题。
望夫石
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月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望夫石①
刘禹锡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注】①望夫石:亦作望夫山。
(1)“化为石,不回头”与刘禹锡诗中“”一句意思相近。
(2)刘禹锡诗中“望”字出现了三次,请赏析其妙处。
(3)下面关于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句“望夫处,江悠悠”,采用了以动景衬静物的手法,也暗喻了思夫之情的绵绵不绝。 |
B.“行人归来石应语”中的“行人”,是指经过望夫石的过路人。 |
C.“终日望夫夫不归”一句中,“夫”字的叠用达到了意转声连、音韵悠扬的表达效果。 |
D.“望夫石”象征了恒久不变的忠贞之情,两首诗都是沿着这一传统指向进行立意的。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5~7题。
迎燕
(宋)葛天民
咫尺① 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注释】①咫尺:距离很近。比喻春天的短暂。咫,古代称八寸为咫。这是一首咏物诗。首联能让人想起唐朝诗人刘禹锡在《乌衣巷》中的两句诗:“,飞入寻常百姓家。”
颔联“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中的“旧帘”有何妙处?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的画面。
阅读杜甫《春夜喜雨》一诗,完成小题。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从诗体上看,《春夜喜雨》是一首近体诗中的 。(2分
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喜”是这首诗的感情主线,全诗不着一“喜”字,字里行间却处处洋溢着诗人 按捺不住的喜悦之情。 |
B.诗的前四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春雨细而轻柔的特点;第五、六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展现出一幅美妙的江村夜雨图。 |
C.诗的最后两句写雨后清晨的景色,红花带着晶莹的雨珠,鲜润浓艳,垂满技头。 |
D.作者描写春雨融情于景,由近及远,从夜写到晓,由写内心的感觉到写客观景物, 由听觉到视觉,充满诗情画意。 |
古诗词赏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首词上、下片各描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请分析这“壮”表现在哪些方面。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漫卷诗书喜欲狂”这一句运用了的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