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表中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下题。
年份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
植株数量 |
灌木植物 |
1 |
1.00 |
1.00 |
1.00 |
1.00 |
草本植物 |
1 |
1.18 |
1.20 |
1.21 |
1.23 |
|
地上生物量 |
灌木植物 |
1 |
1.09 |
1.10 |
1.12 |
1.11 |
草本植物 |
1 |
1.47 |
1.55 |
1.52 |
1.53 |
|
地下生物量 |
灌木植物 |
1 |
1.01 |
0.99 |
0.98 |
0.97 |
草本植物 |
1 |
1.21 |
1.29 |
1.42 |
1.58 |
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A.植株数量 | B.总生物量 |
C.地上生物量 | D.地下生物量 |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
C.灌木植物茂盛、草本植物萎缩 |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 |
GPS应用广泛,下列不能应用的是
A.地形图测绘 | B.洪涝灾害监测 |
C.交通工具导航 | D.海上搜救 |
以下按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有
A.干湿地区 | B.自然区 |
C.高原区 | D.热带雨林区 |
该图所示是我国黄土高原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为米)。读图判断问题: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最适宜开凿窑洞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搞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应因地制宜,图中a、b、c、d四处地形不同,采取的措施也不同。其中a最适宜的措施是
A.打坝建库 | B.平整土地 |
C.种草护坡 | D.修筑梯田 |
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有:
①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②城乡差别很小
③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④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东北的耕地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其主要原因是
A.地势平坦广阔 | B.土壤肥沃 |
C.降水丰沛 | D.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