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表中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下题。
年份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
植株数量 |
灌木植物 |
1 |
1.00 |
1.00 |
1.00 |
1.00 |
草本植物 |
1 |
1.18 |
1.20 |
1.21 |
1.23 |
|
地上生物量 |
灌木植物 |
1 |
1.09 |
1.10 |
1.12 |
1.11 |
草本植物 |
1 |
1.47 |
1.55 |
1.52 |
1.53 |
|
地下生物量 |
灌木植物 |
1 |
1.01 |
0.99 |
0.98 |
0.97 |
草本植物 |
1 |
1.21 |
1.29 |
1.42 |
1.58 |
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A.植株数量 | B.总生物量 |
C.地上生物量 | D.地下生物量 |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
C.灌木植物茂盛、草本植物萎缩 |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 |
下图为“某城市制造业与服务业密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影响图中各曲线形态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劳动力价格 | B.技术水平 |
C.地价水平 | D.环境优劣 |
与2005年相比,2009年该城市
A.城市功能分区明显弱化 |
B.市区服务业密度增加 |
C.制造业向城区中心集聚 |
D.近郊区制造业密度减少 |
雪线指的是常年积雪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读“雅鲁藏布江流域雪线高度随经度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95°E附近影响雪线高度变化的地理因素主要是( )
A.纬度 | B.经度 |
C.洋流 | D.大气环流 |
下列关于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
A.雪线高度与气温呈负相关,雪线高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增 |
B.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呈正相关,降水量越大,雪线越高 |
C.从坡度上看,陡峻的山地,积雪易下滑,雪线偏低 |
D.从坡向上看,海拔相同的地点,向阳坡雪线较高 |
读“世界某局部区域自然景观图”,图中甲处有一系列的瀑布群,景色优美,回答下列问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洋流是( )
A.北半球的寒流 | B.南半球的暖流 |
C.北半球的暖流 | D.南半球的寒流 |
下列对图中甲、乙两河段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河段最大流量出现在7月;乙河段最大流量出现在1月 |
B.甲河段的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小;乙河段的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
C.甲河段地势高,结冰期长;乙河段地势低平,结冰期短 |
D.甲河段落差大,水能丰富;乙河段地势低平,流速较慢 |
下表为乌鲁木齐地区2015年高三年级月考时间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日期科目与时间 |
1月23日 |
1月24日 |
1月25日 |
上午 |
语文 10:00—12:30 |
数学 10:00—12:00 |
外语 10:00—12:00 |
下午 |
化学(理) 政治(文) 15:30—17:10 |
物理(理) 历史(文) 15:30—17:10 |
生物(理) 地理(文) 15:30—17:10 |
此次考试期间,乌鲁木齐与喀什相同的是( )
A.昼夜长短 | B.日出时间 |
C.正午太阳高度 | D.地球公转速度 |
地理学科考试结束时,乌鲁木齐某中学门口指挥交通的警察恰好位于路灯的杆影处,其位置最可能位于下图中的( )
A.①处 | B.②处 |
C.③处 | D.④处 |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东坡的垂直自然带谱。回答下列问题。有关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 |
B.自然带体现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C.影响雪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坡度 |
D.甲处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形成图中河谷半干旱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受东南信风影响 | B.盛行下沉气流 |
C.盛行上升气流 | D.受西北季风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