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示意北半球某地冬夏季某日正午楼房的影子,右图示意不同纬度地区某日正午的景观图。读图回答问题。
(1)观察现象:上图中,夏季楼房影子较_______(长/短), 说明夏季正午太阳升得较______(高/低)。右图中,_______带影子最短,该纬度地带获得的太阳光热较______(多/少)。
(2)说明原因:由于地球绕着太阳的________(自转/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的位置在北回归线和____________(纬线)之间来回移动,从而引起了正午影子长短的变化。
读图题。(每空1分,共5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 _
(2)在这幅图中,最高点的海拔至少在_______米以上。
(3)如果要从A、B两处爬山,则选择从_____处爬山要容易些。
读下边的经纬网图,按要求填空。(共6 分)
(1)从方向看,B在A的__________方向。
(2)请写出A、B两地的经纬度(先写纬度再写经度)
A(_________ ,_________)1分
B(_________ ,_________)1分
(3)A地位于________(东或西)半球,B地位于_________(北或南)半球。
(4)A地属于纬度带中的_________(低/中/高)纬度带。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板块名称:
A__________ B_______ D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_______板块(填字母)。
(3)地中海的面积在______________(扩大或缩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喜马拉雅山是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板块碰撞挤压而成的。
读下图“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在部位的地形名称:
A ________ B ________
E ________ D ______ 。
(2)山顶甲与山顶乙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
(3)如果甲、乙两个山顶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那么它们的实地距离为________米。
(4)山顶甲在山顶乙的________方向。
(5)图中小河F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
(6)D处与E处相比,坡度较缓和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A地的经纬度位置:A、经度 纬度 。
(2)在图中A、B、C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 地。
(3)A地位于C地的 方向。
(4)从低、中、高纬度看,B 在 纬度。
(5)纬线指示 方向,经线指示 方向。
(6)经线长度 (相等、不相等)。
(7)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经线和 经线组成的经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