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金属单质 X与非金属单质Y可发生反应:2X+Y=X2Y.某实验探究小组进行了两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
X的用量/g |
Y的用量/g |
生成X2Y的质量/g |
1 |
7.4 |
1.6 |
8.0 |
2 |
9.6 |
3.2 |
12.0 |
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
A.4:1 B.3:1 C.2:1 D.37:8
化肥和农药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使用化肥越多,农作物产量越高 |
B. |
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可以提高肥效 |
C. |
大量使用农药会导致土壤和食品污染,因此要杜绝使用农药 |
D. |
适当增大蔬菜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 |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向铁锈中加入稀硫酸,振荡,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变为浅绿色 |
B. |
向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
C. |
灼烧纯羊毛线,产生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 |
D. |
红热的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氧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
B. |
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
C. |
氧循环对维持自然界中物质、能量及生态的平衡有重要意义 |
D. |
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了改变 |
B. |
压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能鼓起来﹣﹣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
C. |
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不断运动 |
D.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 |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 |
氧化钙 Ca 2O |
B. |
钠离子 Na +1 |
C. |
两个硫原子 S 2 |
D. |
两个甲烷分子 2CH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