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物理学家瑞利在研究中发现,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氮气密度与从含氮物质中制得的氮气密度有微小差异。他没有放过这一微小差异,在与化学家拉姆塞的合作下,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于1894年发现了空气中的氩。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氩是一种化学性质极不活泼的气体 |
B.19世纪末以前,人们认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
C.瑞利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是纯净物 |
D.瑞利从含氮物质制得的氮气是纯净物 |
下面右图中,四圆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一种溶液,两圆的相交部分为两溶液混合后出现的主要实验现象,下表中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甲 |
乙 |
丙 |
丁 |
|
A |
Na2CO3 |
H2SO4 |
Ba(OH)2 |
石蕊 |
B |
Na2CO3 |
HCl |
Ca(OH)2 |
CuSO4 |
C |
Na2SO4 |
HCl |
Ba(OH)2 |
石蕊 |
D |
HCl |
Na2CO3 |
Ca(OH)2 |
酚酞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验证NaOH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先加入稀硫酸,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含有SO42- |
B.测定溶液的pH,先用水润湿pH试纸,然后将试纸插入待测液中 |
C.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红色,说明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
D.点燃可燃性气体时,要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
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切实可行的是()
A.用酚酞溶液鉴别NaCl溶液和盐酸 |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2和N2 |
C.用石蕊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
D.用水鉴别NaOH和CaCO3固体 |
你认为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A.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可以分离CaCl2、CaCO3的混合物 |
B.向某未知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是盐酸 |
C.用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 |
D.将pH试纸润湿后,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到试纸上,测定其pH |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试剂(括号内的物质)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稀盐酸) |
B.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五色酚酞) |
C.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水) |
D.硬水与软水(食盐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