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常见锌锰干电池因含有汞、酸或碱等,废弃后进入环境将造成严重危害。某化学兴趣小组拟采用如下处理方法回收废电池中的各种资源
(1)填充物用60 ℃温水溶解,目的是 。
(2)操作A的名称为 。
(3)铜帽溶解时加入H2O2的目的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铜帽溶解完全后,可采用_____________方法除去溶液中过量的H2O2。
(4)碱性锌锰干电池的电解质为KOH,总反应为Zn+2MnO2+2H2O=2MnOOH+Zn(OH)2,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5)滤渣的主要成分为含锰混合物,向含锰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稀草酸,并不断搅拌至无气泡为止。主要反应为 2MnO(OH)+MnO2+2H2C2O4+3H2SO4=2MnSO4+4CO2↑+6H2O。
①当1 mol MnO2参加反应时,共有 mol电子发生转移。
②MnO(OH)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也可发生反应,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七铝十二钙(12
·7
)是新型的超导材料和发光材料,用白云石(主要含
和
)和废
片制备七铝十二钙的工艺如下:
(1)煅粉主要含
和,用适量的
溶液浸取煅粉后,镁化合物几乎不溶, 若溶液I中
(
)小于5×10-6
,则溶液
大于(
的
=5×10-12);该工艺中不能用
代替
,原因是。
(2)滤液I中的阴离子有(忽略杂质成分的影响);若滤液I中仅通入
,会生成,从而导致
产率降低。
(3)用
溶液可除去废
片表面的氧化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电解制备
时,电极分别为
片和石墨,电解总反应方程式为。
(5)一种可超快充电的新型铝电池,充放电时
和
两种离子在
电极上相互转化,其它离子不参与电极反应,放电时负极
的电极反应式为。
用
将
转化为
,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
(1)传统上该转化通过如图所示的催化剂循环实现,
其中,反应①为: △H1反应②生成 的反应热为△H2,则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反应热用△H1和△H2表示)。
(2)新型
催化剂对上述
转化为
的总反应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
①实验测得在一定压强下,总反应的
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aHCl-T曲线如图,则总反应的△H0(填">"、"﹦"或"<");A、B两点的平衡常数K(A)与K(B)中较大的是__________。
②在上述实验中若压缩体积使压强增大,画出相应aHCl-T曲线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
③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aHCl的有__________。
A、增大n(
)B、增大n(
)
C、使用更好的催化剂 D、移去
(3)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过程中n(Cl2)的数据如下:
t(min) |
0 |
2.0 |
4.0 |
6.0 |
8.0 |
n(Cl2)/10-3mol |
0 |
1.8 |
3.7 |
5.4 |
7.2 |
计算2.0~6.0min内以
的物质的量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以mol·min-1为单位,写出计算过程)。
(4)
用途广泛,写出用
制备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
"张-烯炔环异构反应"被《
》收录。该反应可高效构筑五元环化合物:
(
表示氢、烷基或芳基)
合成五元环有机化合物
的路线如下:
(1)
属于炔烃,其结构简式是。
(2)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是30。
的结构简式是
(3) 含有与 相同的官能团, 是芳香族化合物, 中含有的官能团是
(4) 与试剂 反应生成 的化学方程式是 ;试剂 是。
(5) 和 均为不饱和醇。 的结构简式是
(6) 为顺式结构,写出 和 生成I(顺式结构)的化学方程式:。
科学家正在研究温室气体
和
的转化和利用。
(1)
和
所含的三种元素电负性从小到大的顺序为。
(2)下列关于
和
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固态
属于分子晶体
b.
分子中含有极性共价键,是极性分子
c.因为碳氢键键能小于碳氧键,所以
熔点低于
d. 和 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分别是 和
(3)在
基催化剂作用下,
和
反应可获得化工原料
和
.
①基态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族。
②
能与
形成正四面体形的配合物
,1
中含有
键。
(4)一定条件下,
和
都能与
形成笼状结构(如下图所示)的水合物晶体,其相关参数见下表。
与
形成的水合物俗称"可燃冰"。
①"可燃冰"中分子间存在的2种作用力是。
②为开采深海海底的"可燃冰",有科学家提出用
置换
的设想。已知上图中笼状结构的空腔直径为0.586
,根据上述图表,从物质结构及性质的角度分析,该设想的依据是。
是常见的六种元素。
(1)
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第族。
(2)
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的基态原子最外层有个电子。
(3)用">"或"<"填空:
原子半径 |
电负性 |
熔点 |
沸点 |
金刚石晶体硅 |
|
(4)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
、
片插入浓
中组成原电池(图1),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
)随时间(
)的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0- 时,原电池的负极是 片,此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溶液中的 向极移动, 时,原电池中电子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其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