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 A.以史实为依据 |
| B.用当今标准划分为“好人”和“坏人” |
| C.结合历史人物所做的事情进行评价 |
| D.肯定成绩时,不要回避错误 |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康有为、梁启超联名发起“公车上书”。从此揭开了
| A.义和团运动的序幕 | B.五四爱国运动的序幕 |
| C.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 D.变法维新的序幕 |
有人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洋务运动,这一运动没能挽救腐朽的清王朝,但在客观上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下列选项中最能促成“柳成荫”的是
| A.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
| B.创建了三支近代海军,增强了海防力量 |
| C.修建了铁路,极大地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 |
| D.创办大生纱厂,成为实业救国的典型代表 |
19世纪60年代,以“自强”、“求富”为口号,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的是
|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对下面图示解读准确的是 
| 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 B.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
| C.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历程 |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
“中国带着首都被外敌占领的耻辱进入了20世纪。我们苦难深重的祖国啊,在穷凶极恶的列强面前,赤裸着孱弱的身躯。”这指的是
| A.火烧圆明园 | B.黄海大战 |
| C.签订《马关条约》 | D.签订《辛丑条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