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上殿札子》:“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清代李绿园《歧路灯》:“ 本道言出为箭,执法如山,三尺法不能为不肖者宥也”。两则材料都强调的是
A.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 B.法不阿贵,绳不绕曲 |
C.严格执法,治国之本 | D.刑一正百,杀一慎万 |
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被后人誉为“旧邦改造”,其史实依据是
A.辛亥革命的爆发 | B.清朝统治被推翻 |
C.中华民国成立 |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
毛泽东曾经总结“1840年起,几乎世界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们,每一次战争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根本的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 | B.中国政府的软弱可欺 |
C.中国的近代化尚未起步 | D.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 |
下列是有关加强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措施,按其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①设置参知政事 ②废丞相、设内阁 ③设立军机处 ④创立三省六部制
A.①②③④ | B.④②③① | C.②④①③ | D.④①②③ |
秦朝时为避“赢政”的讳,将“正月”改为“端月”,而西汉时因项伯有功而汉高祖刘邦赐其姓刘,这主要反映的是
A.专制皇权 | B.重视人才 | C.尊崇自然 | D.宗法观念 |
图是某组织的标志,对该组织表述正确的是
①该组织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②它是美国推行霸权的工具,不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③许多大国都想争夺对该组织的控制权
④改革开放后我国在该组织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