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顾颉刚指出:“在《诗》《书》中,禹的地位是独立的,事迹是神话的;禹是禹,夏是夏,两者毫无交涉。一直到战国以后的文籍里,我们才发现禹是夏代的第一世君主。”对此,郭沫若评价说:“在现在新的史料尚未充足之前,他的论辩自然并未成为定论,不过在旧史料中凡作伪之点大概是被他道破了。”下列对材料解读,合理的是( )
A.顾颉刚主要基于文献考辨,确认夏朝存在 |
B.在郭沫若看来,顾颉刚的考证有其合理性 |
C.《诗》《书》是经孔子编订的,所以较为可信 |
D.未获考古支持前,商朝存在与否无法确认 |
隋朝时,“三教合一”的表现包括
①诗人王维亦官亦隐②自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③大儒王通认为“三教可一”,倾向于以儒为本,吸纳佛、道思辨思想④柳宗元公开宣扬自己“援佛人儒”的思想经历
A.①② | B.③④ | C.③ | D.①④ |
儒家学说到了汉代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即
A.人定胜天 | B.无为而治 | C.君权神授 | D.实行仁政 |
下列观点与黄老之学相符的有
①人只能顺从自然,无法发挥主观能动作用②倡导“待时而动”
③倡导“因时制宜”④强调“无为而无不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措施是任用品行高尚、能力突出的人才,要求统治者不分等级,举用贤才,同时,又推崇权威的思想家是
A、墨子B、荀子c、韩非D、吴起
先为鲁国大将,后任魏国重臣,再到楚国主持变法,最终客死楚国的历史人物是
A.韩非子 | B.孙膑 | C.荀子 | D.吴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