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下表中企业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1875—1884年洋务派创办煤矿企业状况
企业名称 |
开办年份 |
停办年份及原因 |
创办人 |
直隶磁州煤矿 |
1875 |
1883 退股 |
李鸿章 |
湖北兴国煤矿 |
1875 |
1879 经费无着 |
盛宣怀 |
台湾基隆煤矿 |
1876 |
1892 亏损 |
沈葆桢 |
直隶开平爆矿 |
1873 |
|
李鸿章 |
徐州利国驿煤铁矿 |
1882 |
1886 亏损 |
胡思燮 |
A.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B.自然经济的抵抗
C.封建官商合办的经营方式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951年,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主席的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对杨承宗说:“你回去转告毛泽东,你们要保卫和平,要反对原子弹,就要自己有原子弹。原子弹也不是那么可怕的,原子弹的原理也不是美国人发明的。”从此新中国开始思考核技术的开发。这是基于当时( )
A.经济发展的需要 | B.美苏冷战的升级 |
C.朝鲜战争的危局 | D.赶英超美的狂热 |
尼克松总统曾说,中美两国人民可以来往,结果只好批准该代表团(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从此,中美人民重新开始了往来;小球是毛主席打过去的,门打开了。这反映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显著特点是( )
A.地缘关系变动橇动中美两国走近 |
B.民间往来推动官方交往 |
C.经贸往来推动中美政治坚冰融化 |
D.毛泽东打开了中美外交关系的大门 |
1984年以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其中心环节是()
A.增加农民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C.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
D.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
1978年以后,中国开始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③改变了农村土地的所有权
④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徐中约在《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采用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材料中所指的“激烈变革”( )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
C.促进了国人思想的空前解放 |
D.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正确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