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中后期通行的日用百科全书里收有雇工文约的一般格式:
“立雇约某都某人,今因生意无活,情愿托中雇到某都某名下,替身农工一年,议定工银若干,言约朝夕勤谨,照管田园,不敢懒惰,主家杂色器皿,不敢疏失,其银按季支取,不致欠少,如有疏失,照数扣算。风水不虞,此系天命,存照。”对这一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说明了雇佣关系的货币化 ②雇主和佣工有浓厚的人身依附关系
③反映出当时土地兼并严重 ④佣工在农业生产上已大量使用
| A.①④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工场手工业是从手工业生产向机器大工业生产过渡的准备阶段,是因为它
| A.采取雇佣劳动的形式 | B.生产规模比较大 |
| C.是以分工为基础的生产 | D.为市场需求进行生产 |
中国的火药传入欧洲后,除了在军事上发挥作用外,还直接促进了
| A.造船业的发展 | B.冶金业的发展 | C.工业区的形成 | D.新航路的开辟 |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成为欧洲“新教工具”和“科学复兴手段”的是
| A.印刷术 | B.造纸术 | C.指南针 | D.火药 |
16世纪掌握由印度洋通往太平洋交通咽喉的是
| A.葡萄牙 | B.西班牙 | C.荷兰 | D.英国 |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路线是
|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欧洲 |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欧洲 |
| 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洲 | 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欧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