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法国明信片上列强在瓜分中国”漫画图。请问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的情形出现在
| A.《南京条约》之后 | B.《北京条约》之后 |
| C.《马关条约》之后 | D.《辛丑条约》之后 |
梁启超在《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中说:“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下列关于这三回革命的论述,不正确是:
| A.周朝的革命体现了族权和政权的结合 |
| B.汉朝的革命打破了夏商周以来官僚政治的局面 |
| C.辛亥革命使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 |
| D.辛亥革命开启了进步的闸门,使反动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
中国象棋是一种古老的智力游戏,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以下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A.“火”旁的“炮”最早可能始于宋代 | B.“相”退出历史舞台源于内阁的设置 |
| C.“楚河、汉界”源于春秋战国的历史 | D.“围魏救赵”的象棋战术源于战国史 |
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
|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
《诗经·卫风·氓》中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青年男女恋爱完全没有自由 | B.商品交换仍然存在实物交换形式 |
| C.父母不再干预子女婚姻 | D.封建纲常礼教严重束缚人们思想 |
《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国语•晋语》曰:“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这两段材料说明统治者都重视:
| A.宗法关系 | B.道德规范 | C.战争祭祀 | D.儒学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