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进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该引文应出自
A.1946年丘吉尔在富尔顿发表的演说 |
B.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的演说 |
C.1947年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
D.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 |
17、18世纪的欧洲,人们对于征服自然有了更多的自信,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 | B.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 |
C.启蒙运动的推动 | D.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对“朱子高于孔子”寓意的最佳解释是()
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
B.朱熹继承并发展了儒家学说 |
C.朱熹的贡献比孔子大 |
D.朱熹的理学比孔子的学说更科学 |
某外国学者在研究唐代人口时,引李白诗句“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证唐代邯郸人口殷盛。有学者则指出李白用的是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秦人胜,坑杀赵兵四十万的典故。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不足为信 |
B.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意见具有权威性 |
C.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详加考 |
D.外国学者以诗证史,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 |
下列论述的基本观点倾向于近代维新派的是
A.“夫不可变者有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工商器械、工艺也” |
B.“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固,在人心不在技艺” |
C.“君权与民权合者情意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斯强也” |
D.“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 |
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的实践活动用下列词语可以概括:京师同文馆、轮船招商局、留美幼童、北洋海军。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一群人”思想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中体西用”思想 |
C.变法图存 | D.民主共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