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后,一度出现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有利契机,其主要表现有
①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②消除了外来侵略的威胁及战乱对经济发展造成的破坏
③各党派进行政治协商,有利于推进政治的民主化进程
④人民革命力量发展,为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建立提供了条件
|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由于成员国之间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距,它们之间既存在“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又存在“垂直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开创了一种有别于其他区域经济集团的“另类”合作新模式。该组织是()
| A.东南亚国家联盟 | B.欧洲联盟 |
| C.北美自由贸易区 |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自1981年起,中国曾多次获得世界银行贷款,用于改造农田、建立商品粮基地和发展教育事业等,这主要说明()
| A.世界银行贷款的重点是发展中国家 |
| B.世界银行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
| C.世界银行是为协调国际货币关系而建立的,目的在于维护国际经济的稳定 |
| D.世界银行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
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世界贸易组织于2009年2月9日召集各成员国举行特别会议。这次会议的议题最可能是()
| A.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
| B.着力推进区域政治与经济一体化 |
| C.促进各国市场开放,推动贸易自由化 |
| D.致力于保护成员国的民族产业 |
美国学者沃勒斯坦指出,“历史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达到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的架构之内运作的”。他实际上强调的是( )
|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
| B.资本主义的逻辑决定世界各国的发展 |
| C.当今整个世界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形态 |
| 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 |
西方发达国家在“二战”后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 A.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刺激经济发展 |
| B.防止人民极端贫困和社会动荡 |
| C.实行社会保险制度,优化政府形象 |
| D.暂时缓和社会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