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实验组 |
亲本表现型 |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
红果 |
黄果 |
||
1 |
红果 × 黄果 |
492 |
504 |
2 |
红果 × 黄果 |
997 |
0 |
3 |
红果 × 红果 |
1511 |
508 |
A.番茄的果实颜色中,黄色为显性性状
B.实验1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
C.实验2的F1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
D.实验3的F1中黄果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
若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
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
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 |
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
图2为用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T2噬菌体专性寄生在大肠杆菌细胞内)的实验,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2中用35S、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DNA,标记元素所在部位分别对应于图1中的⑤① |
B.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32P标记的T2噬菌体的,其营养成分中应含有32P |
C.图2中的⑥⑦分别代表搅拌、离心过程,其中⑦的目的之一是让B上清液中析出质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 |
D.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 |
基因型为XbXbY的三体雄性,减数分裂时X、X、Y三条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体随机移向一极,另一条移向另一极,则该个体产生精子的类型及比例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XbXb: XbY: Xb: Y=2:2:2:1 |
B.XbXb: XbY:Xb: Y=l:2:2:1 |
C.XbXb: XbY: Xb: Y="l:2:2:2" |
D.XbXb: XbY: Xb: Y=2:1:1:2 |
雌蛙的卵巢中有初级卵母细胞200个,从理论上计算,经减数分裂所生成的卵细胞数、极体数、均等分裂次数、不均等分裂次数分别是()
A.200 200 200 400 | B.200 600 200 400 |
C.200 600 400 200 | D.400 400 400 200 |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麦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
B.细胞癌变前后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变化 |
C.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攻击靶细胞导致其坏死 |
D.细胞衰老过程中,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