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以CO2的释放量为指标,用二氧化碳传感器测定密闭透明玻璃罩内某植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光合及呼吸速率,记录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温度(℃)
15
20
25
30
35
黑暗中CO2的释放量(mg/h)
1.0
1.5
2
2.5
3.0
光照下CO2的释放量(mg/h)
0
-3.0
-3.5
-4.0
-3.0

A.该植物在20℃条件下,净光合作用速率为3.0 mg/h
B.该植物在30℃条件下,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最多
C.该植物在35℃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D.呼吸酶的适宜温度可能大于光合酶的适宜温度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分析有错误的是( )

A.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原因之一是人体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积累大量的乳酸和二氧化碳,会使肌肉产生酸胀乏力的感觉
B.稻田需要定期排水,如果稻田中的氧气不足,水稻根部会因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酒精的毒害作用,而使根系变黑、腐烂
C.人体成熟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乳酸,从而获取能量
D.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可以避免厌氧病菌的繁殖,从而有利于伤口的痊愈

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细胞膜有① B.高尔基体膜结构有②
C.叶绿体内膜有③ D.线粒体内膜有④

对下图中Ⅰ、Ⅱ两幅图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对小麦来说,图Ⅰ描述过程主要发生在叶肉细胞中
B.图Ⅰ显现出该植物细胞正处于光合速率大于细胞呼吸速率的状态
C.图Ⅱ氧气浓度为6%时,苹果只进行有氧呼吸
D.图Ⅱ氧气浓度大于18%后,氧气不再是有氧呼吸的限制因素

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数小时“饥饿”处理后,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余部分曝光。一段时间后,将该叶片经脱色、漂洗后再用碘液处理,结果发现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分析及结论合理的是(  )
①本实验未设对照组 ②有无光照是遮光和曝光区域表现不同结果的唯一原因 ③实验初始时遮光和曝光区域均达到无淀粉状态 ④实验证明叶绿体利用光照将CO2转变成了淀粉

A.①~④全部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②③

下列有关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几个简单的小实验,你认为哪一个的结果不可能()

A.将叶绿素的丙酮提取液置于适宜光源的照射下5h,加碘液处理后溶液呈蓝色
B.在温暖晴朗的一天下午,在某植物的向阳处采得一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并加碘液处理叶片,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变成蓝色
C.叶绿体色素的丙酮提取液放于自然光和三棱镜之间,从三棱镜的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变暗(暗带)的区域是红光和蓝紫光区域
D.将经饥饿处理后的绿色正常叶片置于含有充足14CO2的密闭透明的照光小室内,3h后在叶内淀粉中可检验到14C的存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