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8),通过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可培育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假设野生型青蒿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稀裂叶(B)对分裂叶(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则野生型青蒿最多有__________种基因型;若F1代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3/8,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__,请写出该杂交过程的遗传图解________________。
(2)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该育种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d代表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e~g代表各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h~j表示各营养级呼吸消耗的能量。结合图示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未体现的生态系统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消费者在物质循环方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蛇粪便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属于____(填字母);在__________________情况下,图中d不存在。
(3)若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保持不变,则蛇增重1 kg间接消耗草______(用字母表示)kg。
(4)老鼠繁殖比较快,草原生态系统比较容易发生鼠害。可以通过破坏老鼠的栖息环境和食物条件,以降低其________________,进而达到减少老鼠种群数量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种间关系进行灭鼠,可行的种间关系有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至少存在____条食物链。
(2)对于鹰来说,图中能量损失最少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蛇在该生态系统中占有________个营养级,分别是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营养级。
(4)若植食昆虫减少,在短期内哪种生物的数量锐减?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食物网中的主要成分是____。这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以________的形式散失。
在一个农田生态系统中生长着大豆、杂草和田鼠。杂草中的菟丝子通过蔓状茎扎入大豆茎中吸收营养,而后菟丝子的根退化、叶子黄化失去光合作用的能力。回答下列问题:
(1)杂草和大豆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的大豆、杂草、田鼠及细菌、真菌等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_________。一场大火将该农田烧毁,一段时间后农田中又出现了杂草、田鼠等生物,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
(3)调查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应采用__________法。为模拟该调查方法,生物小组同学使用玻璃球进行实验。小组同学先从布袋里的白玻璃球中随意抓出一把(经清点共15个),换成相应数量的红玻璃球并放回布袋,摇匀后再抓出一把,经清点共12个(其中红玻璃球有4个),则布袋中原有玻璃球__________个,其中将白球换成红球相当于______________。
下图是人体内某些免疫细胞的分化和体液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病毒或物质。请分析回答:
(1)据图分析,e是______________,X是____________,Y是________。
(2)在⑥过程中,b细胞发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若X是感染人体的病毒,则X必须在______________增殖,此时若想将其彻底消灭,则需经过____________(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生长素类似物的问题。
(1)为探究生长素类似物M促进某种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某生物科技小组结合图乙配制了如表甲所示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M溶液。
组别 |
浓度(mol/L) |
A |
10-12 |
B |
10-9 |
C |
10-7 |
表甲
①当M溶液浓度大于10-10mol/L时,根据图乙说出M对根的生理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M的作用曲线可以看出,其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了准确测定M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又开展了“探究经40 ℃加热处理后NAA的活性变化”的课题研究。
实验材料:NAA溶液(常温放置)、可供扦插的枝条若干、40 ℃加热处理过的NAA溶液、内含完全培养液的培养瓶若干等。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并回答相关问题:
①将生长状况相同的扦插枝条均分为三组,并作相应的处理。再取三只含完全培养液的培养瓶分别标记为甲、乙、丙。
②甲瓶中插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对照组,乙瓶中插入用NAA溶液(常温放置)浸泡过的扦插枝条,丙瓶中插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提高实验的可信度,除培养条件相同外,还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相同。
④本实验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作为指标来确定40 ℃加热处理对NAA活性的影响。
⑤假设40 ℃加热处理对NAA活性有促进作用,请根据你所采用的指标预测最可能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