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的啮齿动物和蚂蚁都以植物种子为食。啮齿动物喜欢取食大粒种子,蚂蚁偏爱小粒种子。在该生态系统中,大粒种子植物在与小粒种子植物的竞争中处于优势。科研人员在1974~1977年间,在某一实验区域内进行了啮齿动物的有无对蚂蚁数量影响的相关研究。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在该生态系统中,蚂蚁和啮齿动物之间没有竞争关系 |
| B.在该生态系统中,蚂蚁和啮齿动物分别属于第二、三营养级 |
| C.移走全部啮齿动物后,蚂蚁的数量会先增加然后维持相对稳定 |
| D.啮齿动物可通过植物间的竞争对蚂蚁的数量产生影响 |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 |
| B.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且要消耗能量 |
| C.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既不耗能也不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 |
| D.主动运输发生在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物质时,既要消耗细胞的能量也需要依靠膜上的载体蛋白 |
与唾液淀粉酶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结构是
| A.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 |
| B.内质网、中心体、高尔基体 |
| C.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
| D.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 |
现有一瓶掺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吸进氧气的体积与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之比为3∶5,这是因为
| A.有1/4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
| B.有1/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
| C.有1/2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
| D.有2/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
下图中三条曲线表示某种酶在不同的pH条件下,酶的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据图可知
| A.随pH从5升高到7,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
| B.该酶的最适pH为7 |
| C.随pH从5升高到7,酶的最适温度不变 |
| D.在温度从0→A变化中,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
下列结构中含磷脂较多的是
| A.细胞质基质 |
| B.线粒体 |
| C.核糖体 |
| D.中心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