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用生长素类似物2,4-D进行了相关的一些实验研究,请分析作答:
(1)甲组同学欲确定最适于柳树枝条生根的2,4-D溶液浓度,他们用两种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及蒸馏水分别处理生理状况相同的柳树枝条,结果发现三组柳树枝条生根状况差异不大,请你给他们提出建议,以使他们达到预期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为探究2,4—D溶液浓度对月季枝条生根的影响,首先按照图一所示步骤配制了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然后选择插条,分组、编号,浸泡枝条,适宜条件培养,得到实验结果如图二所示。
①由图分析可知,对5号烧杯中的2,4-D溶液的操作还应______,该操作体现了_____原则。
②由图二可确定促进月季枝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的范围是 ,实验结果__________(能,不能)体现两重性。
下图为经过体外受精和胚胎分割移植培育优质奶牛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A细胞是,在受精时处于_____期,在进行体外受精前要对精子进行____处理。
(2)②指的是。
(3)通过胚胎分割产生的两个或多个个体共有的根本特点是。
(4)在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应注意。
(5)受体母牛必须和供体牛属于。
“试管婴儿”技术是通过将不孕夫妇的精子和卵细胞取出在试管中完成受精,并在试管中培养使其发育到如图所示的时期,再将胚胎移人女性子宫内发育成胎儿。它不仅使一部分不能生育的男女重新获得了生育的机会,也为人类的优生开辟了新的途径。据此回答:
(1)“试管婴儿”技术在生物学上所依据的原理是()
A.有性生殖 | B.组织培养 |
C.克隆技术 | D.基因工程 |
(2) 人的受精卵通过卵裂,逐渐形成大量形态、功能不同的细胞、组织,并进而形成器官和系统。从细胞水平看,卵裂的分裂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管婴儿”的形成用到下列哪些技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体外胚胎培养②人工授精③胚胎移植④核移植
(4)“试管婴儿”技术诞生后,继而出现了“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二者在对人类作用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某生态农业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中未标出的是。
(2)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和,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们建立图示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填字母代号)
A.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
B.减少环境污染 |
C.提高农产品的产量 |
D.延长食物链,使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
(3)该图中的食物链条。如果一个人的食物有来自农作物,
来自家禽,
来自猪肉,假如能量传递效率为10%,那么此人每增加1千克
体重,约消耗蔬菜千克。
下图为牛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请据图回答:
(1)图中a、b、c过程分别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在胚胎移植过程中,供、受体母牛选择好后,要用________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这样处理的原因是供体和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相同,为胚胎移入受体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环境,以保证移植的胚胎能够继续正常发育。
(3)为了提高牛胚胎的利用率,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_处理的时期是 ___________
(4)从哺乳动物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细胞,称为ES或EK细胞。这类细胞的形态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我国南方开始尝试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它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不间断的活动产生中耕浑水效果,刺激水稻生长,用作物养猪、养鸭,用稻秆培育蘑菇、生产沼气,猪鸭粪、沼渣肥田,生产出无公害的大米与蛋肉类。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鸭与害虫、杂草的关系是。
(2)生产的大米无公害的原因是:。
(3)在发酵装置里的B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其细胞结构与水稻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
(4)蘑菇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如图示,在农业生产上,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可提高蔬菜产量,试分析其增产的原因:。
(5)一般地说,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低,废弃农田上会发生群落演替,该演替的类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