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方法与实验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建立模型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人体内血糖的调节机制 |
B.用50%酒精处理花生子叶,可以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
C.用纸层析法,可以提取绿色植物细胞中的各种光合色素 |
D.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可以得到三倍体无子西瓜 |
用不同浓度的某种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进行插条生根的研究,其实验结果如下图。其中1、2、3和4分别是培养环境中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为a、b、c和零的生根数量。下列a、b、c的比较正确的是()
A.a大于b、b大于 |
B.a小于b,b小于c |
C.a与b均小于c |
D.b与c均小于a |
果实在成熟之后发生的细胞呼吸突然升高的现象称为呼吸跃变,是果实成熟达到可食程度的标志。下图为香蕉成熟后细胞CO2释放量和乙烯含量变化曲线,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呼吸跃变导致乙烯含量剧增 |
B.呼吸跃变是果实成熟的标志 |
C.乙烯含量增加可能诱导呼吸酶的合成 |
D.乙烯的增加促进了果实的发育 |
实验证明2,4-D对杨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情况如图所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验证不同浓度2,4-D对该植物生根的影响,以确定其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按照下表设置了浓度梯度: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2,4-D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实验表明其生理作用具有双重性 |
B.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其实验结果能够确定2,4-D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
C.该实验中用2,4-D溶液对插条处理的方法有浸泡法或沾蘸法 |
D.用2,4-D处理扦插枝条时,应该处理扦插枝条的上端 |
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的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
A.浓度高于10-6 mol/L的生长素会抑制该植物茎段的生长 |
B.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 |
C.该植物茎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会促进生长素的合成 |
D.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和乙烯含量达到峰值是不同步的,因此其生长与二者含量变化无关 |
对于植物生长素发现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达尔文通过实验发现了生长素 |
B.温特的实验证明是化学物质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的 |
C.拜尔的实验是在有光的环境中进行的 |
D.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云母片传递给下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