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探究赤霉素打破休眠对马铃薯苗期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据表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赤霉素浓度 (mg/L) |
处理时间 (h) |
株高 (cm) |
叶面积 (cm2/株) |
干物重 (g/株) |
0 |
0 |
22.8 |
480.7 |
4.4 |
10 |
1 |
28.0 |
648.9 |
5.5 |
50 |
1 |
39.8 |
874.8 |
6.8 |
100 |
1 |
31.2 |
854.1 |
6.5 |
10 |
6 |
29.4 |
648.0 |
5.1 |
50 |
6 |
34.4 |
633.1 |
5.3 |
100 |
6 |
36.2 |
471.2 |
4.3 |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赤霉素溶液的浓度和处理的时间
B.同一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时间越长,促进效果越明显
C.用50mg/L的赤霉素处理1小时最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D.欲探究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需在50mg/L附近设置等浓度梯度的赤霉素溶液进行实验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甲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进行的免疫为体液免疫 |
B.若乙表示垂体,对其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只有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
C.图中作用于肾上腺细胞的信息分子丙是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 |
D.在寒冷环境中,机体体温调节过程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 |
已知突触小体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Cl-内流,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能正确表示突触前膜释放该种递质前、突触后膜接受该种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以及兴奋的传递方向的图示是
下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为微型电流计F的两极,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内任一反射都需B、C、D三种类型神经细胞参与
B.在细胞A处给与一个刺激。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若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可以产生反应
D.兴奋在细胞B、C、D之间传递时,都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
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是
①A、B、C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②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B中
③D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
④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不会存在于A中
A.②③ B.②④知 C.①②③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