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探究赤霉素打破休眠对马铃薯苗期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据表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赤霉素浓度 (mg/L) |
处理时间 (h) |
株高 (cm) |
叶面积 (cm2/株) |
干物重 (g/株) |
0 |
0 |
22.8 |
480.7 |
4.4 |
10 |
1 |
28.0 |
648.9 |
5.5 |
50 |
1 |
39.8 |
874.8 |
6.8 |
100 |
1 |
31.2 |
854.1 |
6.5 |
10 |
6 |
29.4 |
648.0 |
5.1 |
50 |
6 |
34.4 |
633.1 |
5.3 |
100 |
6 |
36.2 |
471.2 |
4.3 |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赤霉素溶液的浓度和处理的时间
B.同一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时间越长,促进效果越明显
C.用50mg/L的赤霉素处理1小时最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D.欲探究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需在50mg/L附近设置等浓度梯度的赤霉素溶液进行实验
光合作用是多位科学家通过实验逐步发现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淀粉 |
B.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实植物可以产生氧气 |
C.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证明氧气由叶绿体释放出来 |
D.卡尔文用14C标记CO2探明了光合作用中C的转移途径 |
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 |
B.抗体和载体都在核糖体中合成 |
C.常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内各种细胞器 |
D.内质网是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 |
SARS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A.细胞壁 | B.细胞膜 | C.细胞质 | D.核酸 |
下图中甲、乙表示同植物中两个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NA的半保留复制决定了甲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遗传信息相同 |
B.乙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数之比为1︰2 |
C.甲在分裂前期,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会导致基因重组 |
D.若用秋水仙素处理乙细胞的前期,染色体的数目会成倍增加 |
下图所示,在正常的酵母菌细胞中进行信息传递最完整的途径是()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③⑤ | C.①②⑤ | D.②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