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人才招聘会”、“自主创业”等词的出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A.人民生活的提高 | B.综合国力的提升 |
C.医保制度的建立 | D.就业制度的变化 |
同学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他的‘实业救国’的理想最终也只能成为空想,大生纱厂的命运就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缩影。”同学乙:“在读书人普遍把‘考取功名、步入仕途’作为人生目标的社会里,中了状元却弃官从商,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呀!他报国的志向、坚定的信念、创业的精神不仅为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树立了标杆,也成为今天我们学习的榜样。”据此可知,两位同学议论的人物是()
A.康有为 | B.张謇 | C.孙中山 | D.严复 |
下表是中国纱厂1915~1919年盈利指数情况。对表中数据所含信息解读不准确的是()
年份(年) |
1915 |
1916 |
1917 |
1918 |
1919 |
盈利指数(%) |
-4.38 |
7.61 |
36.73 |
21.43 |
70.56 |
A、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
B、使中国民族工业从此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C、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
D、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右图这根小竹竿是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内的一件国家一级文物。它虽然只有一米多 长,却刻下了山东、江苏、安徽 3 省 88 个城镇的地名,生动描 绘了支前英雄唐和恩(莱阳市西陡山村人)和浩浩荡荡的胶东支前民工支援解放战争的路线图。下面与材料描述不相符的是()
A.由材料判断唐和恩支援过淮海战役 |
B.人民群众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
C.所支援战役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
D.所支援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 |
与“毛泽东”“弥天大勇”“身系天下之安危”“赴蒋介石的‘鸿门宴’”等信息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 B.西安事变 | C.重庆谈判 | D.挺进大别山 |
右边知识卡片是某同学在历史课堂上整理的笔记内容,据此判断他学习的是()
A.遵义会议 | B.万隆会议 |
C.西安事变 | D.重庆谈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