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历史小组要完成一个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社会调查报告,准备在今年暑假采访一位经历过“土地改革”的人物,下列采访对象中最合适的是( )
| A.52岁的李伯伯 | B.83岁的张大爷 |
| C.35岁的方叔叔 | D.46岁的杨阿姨 |
整理历史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
| A.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 B.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 |
| 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要求:“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体现这一战略方针的军事行动是
| A.转战陕北 | B.挺进大别山 |
| C.淮海战役 | D.渡江战役 |
对于现在的中日钓鱼岛争端,有专家评论说:“面对中国的崛起,日本的危机感剧增。日本想借钓鱼岛问题联合美国发动对中国的战争,以第三次打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这位专家眼中的日本“第一次和第二次打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应该是指
①甲午中日战争 ②逼迫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 ③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全面侵华战争
| A.①③ | B.②③ |
| C.①② | D.①②③ |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 A.九一八事变―――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
|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 |
| C.七七事变―――揭开了中华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
| D.百团大战―――提高了国民党军队的威望 |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 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 具有明星的时代气息. 下列口号标语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②打到列强, 除军阀③誓死力争, 还我青岛④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③④ |
| C.③②①④ | D.④①③② |